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7

熱門小說推薦

塗下去,老老實實地替表妹做完了端王交代的事務。

李衍拿了崔渚的文章也不再遮掩,乾脆直接趴在書案上,提起還留有崔渚指腹餘溫的毛筆,照著崔渚的範例當場改寫謄抄一遍。

抄完作業,李衍就把表哥的墨寶珍惜疊好收進袖中,再纏著表哥一起進晚膳。

崔渚本也捨不得他走,自然點頭應允。

而王府僕人早已對女裝王爺見怪不怪,進來洗竹苑布完菜後便悄然退下了。

自從上次生病以後,崔渚就再也不愛吃葷腥之物了,於是一桌大魚大肉都落進了李衍腹中。

李衍胡吃海塞好不快活,崔渚一邊喝清湯,一邊問他怎麼每天都有大把時間跑來洗竹苑,難道不用再伺候端王殿下麼?

李衍如今已是撒謊不打草稿,一邊吃菜,一邊大大方方地說端王殿下身發紅疹不能做床上那檔子事,所以他不用侍候端王,自然落得個清閒。

李衍這是信口胡謅,但崔渚猝不防地聽見宜安妹妹說起與端王的房中事,先是尷尬異常,然後又覺得端王果然不是什麼好人。

看來王爺把宜安表妹強留在身邊,也只是貪戀她的身子罷了。一旦無法行房,他就這樣把表妹冷落在一邊,實在是負心漢。

再說端王叫表妹做這麼多王府雜務,或許並不是有意培養她接管王府,只是端王犯懶,所以才一味利用表妹,也根本不考慮她是否力所能及。

崔渚心想著這些事情,再看向李衍,瞧他那副無憂無慮神氣活現的樣子,心中更是生出瞭如水柔情:

如果宜安妹妹是我的人,那我決計不會像端王這般不懂得珍惜。我一定會好好待她,她嬌氣刁蠻頤氣指使,我便與她好好說道理;她不懂得把持家事,我便耐心教導貼心分擔,絕不會沒頭沒腦地將一籮筐雜事都丟給她……

這些想法才剛冒出頭,又被崔渚趕緊壓了回去。

身為表兄身為幕僚,於情於理,他都不能去肖想端王的情人。

想到此處,崔渚心中更是煩悶異常,便長嘆一聲,掏出絲帕幫李衍擦了擦油膩膩的小嘴,再提起竹箸給這可憐妹妹夾菜添飯。

李衍受寵若驚,更是得意慶幸。若是他沒有男扮女裝,表哥哪裡會對他這樣溫柔寵愛呢?

然而,男扮女裝一事確實是有利有弊有弊有利。

若是他當初沒有男扮女裝,那麼他就無法得到表哥的憐愛;若他男扮女裝,他又不得不得尋個時間儘快把表哥送回幸原,此生兩不相見,否則就要暴露謊言被表哥嫌惡。

與表哥相處時的歡喜愈是甜蜜,隨之而來的愁緒也愈加酸楚。

想著想著,李衍不由憂心忡忡起來,吃飯的速度也慢了許多。

崔渚見他愁容滿面,又關心他是身體不舒服,還是飯食不可口。

崔渚愈是溫柔,李衍便愈是難受。但木已成舟,說出去的謊言再也無法撤回,李衍所能做的,就只有盡力隱瞞真相,然後在崔渚回鄉之前好好地與他相處,留下這一生一次的美好回憶。

春萌時節,雨水頻繁。

冬雪消融,萬物生長,農家也開始了今年的播種耕作。

一日清晨,端王府迎來了一位久未謀面的客人,卻是御史之子尹煦。

原來尹公子養好了風寒,又殷勤地跑上門來邀請端王出門玩耍了。

第9章 第九回

尹煦與端王一向志趣相投貪玩成性,但尹公子這次來找端王玩耍,卻是有一個正經的由頭。

原來,陳宛府地處兩江交匯之地。每年漲潮時節,兩江合流就會生出滾滾大潮,場景蔚為壯觀。

陳宛遠近文人騷客皆以觀潮為人生雅事,但江浪兇險,並非人力可控。往年觀潮時節都會鬧出人命,有些年頭的浪潮格外兇猛,甚至還會禍及江邊百姓的民居農田。

新帝李沛登基,年號崇晧。陳宛府官員們便商議著興建水利,並在江岸邊上修蓋一座觀潮高樓庇護遊人。

陳宛府尹御史奔走籌集聯絡工程,花了三年時間,終於疏通水道、排除水患,並在兩江左岸興起了一座近二十丈的端肅高樓。

崇晧三年,高樓既成,唯獨還缺個名字,而這名字由誰來起卻是大有講究。

府內眾人稍作合計,便想到了同一個人,那就是端王李衍。

端王李衍在陳宛建府還不到一年,那江岸邊的高樓也好,兩岸旁的水利也罷,都沒有他半分功勞,題名寫字這等出風頭的好事照理說是輪不到他的。

但人們常說真龍御水,恰巧崇晧新帝李沛、端王李衍等一眾皇族兄弟的名字裡又都含有水象充沛之意,因此由端王來為觀潮樓題字便再合適不過。

一來,求名一事能表示出陳宛子民敬畏愛戴李氏皇族;二來,端王的墨寶也蘊含著魏巍龍氣,一定能鎮壓水禍守護百姓。

尹煦公子向來與端王殿下關係交好,故而尹御史就派出自家兒子打探端王的意思。

而端王一聽尹煦的提議,便喜出望外。

只要給觀潮樓寫個名字,再往樓上一掛,本王就能大長臉面,且能輕輕鬆鬆名垂千古,此等好事,誰不樂意?

端王自是歡喜雀躍,尹煦早料定了端王是小孩性子,一聽說有熱鬧湊就一定要去。

見狀,尹公子又趁熱打鐵,當即邀請端王前去江邊登樓觀潮。

眼下雖然還不是漲潮季節,但兩江合流的壯闊氣象仍是震撼十足,值得一看。

李衍聽了這番話,心中雖然欣喜嚮往,面上卻露出了為難神色,道:“可惜王府中還有些雜事急待處理,尹御史一番美意卻也不能白費,如此,本王就派府中門客與你一同登樓觀江。他是一等一的大才子,有他的才思,再加上本王手跡,一定能給觀潮樓起個好名字。”

尹煦心中一動,急切地問道:“殿下所說的才子門客,可是幸原公子崔雁洲?”

端王點了點頭,矜持地說:“正是崔雁洲。”

尹煦驚喜交加,又問:“可是崔公子急病方愈,觀潮樓上風大浪大,萬一崔公子又受寒生病……”

端王略作思考,道:“那麼本王就派一名侍女隨從侍候,再差人準備一輛暖車供爾等使用。如此一來,崔公子一定不會再受風寒。”

尹煦沒料到端王如此大方,居然把幸原公子借給他完成父命,當即喜出望外,樂不可支地說:“那麼就有勞殿下和崔公子了。”

“無妨,你在這兒稍等片刻罷。”端王想了想,又說,“對了,崔公子為人向來不喜鋪張排場,侍女也好、馬車也好,都屬無奈之舉。你一會兒可要少說少問,免得惹他害羞了。”

尹煦笑道:“殿下真是寬厚仁慈吶。”

端王笑而不語,又安排尹煦在前廳吃茶小坐,自己則不緊不慢地退出了屋子。

一關上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