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仍然是曾國藩。在十月初一曾國荃功成身退,率領裁撤的湘軍回湖南的同時,朝中有一道廷寄遞到江寧,說“江寧已臻底平,軍務業經蕆事,即著曾國藩酌帶所部,前赴皖鄂交界,督兵剿賊,務期迅速前進,勿少延緩”。
這所謂“賊”,便是捻軍。
捻軍原以皖北為根據地,自經僧王全力攻剿,轉戰到湖北、河南一帶。
張樂行雖死,他的侄子張宗禹亦非弱者,加以陳玉成的舊部賴文光因天京已破,由關中回師,已成孤軍,自然而然地與捻軍合流,聲勢大振。朝廷深知僧王的馬隊,追奔逐北,與捻軍戰來戰去的打法,並非善策,一旦疲於奔命,為捻軍反撲,非大敗不可。同時,又因為僧王的身分尊貴,連西宮太后都不能不格外優容,是位極難伺候的王爺,指授方略,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稍加督責又怕惹惱了他,索性獨斷獨行。因此,倒不如設法讓他交卸軍權,回京享福,才是公私兩便之計。
能代僧王指揮數省的,只有一個曾國藩。不僅威望足夠,而且他那“先求穩當,次求變化”,以靜制動,穩紮穩打的作風,亦正可救僧王之失。至於籌餉之責,朝廷也想到了一個必不可少的人。
這個人就是李鴻章。上諭派他接替曾國藩,暫署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則調慈禧太后的恩人,漕運總督吳棠署理。上諭中雖未明言,曾國藩帶兵駐紮皖鄂交界,後路糧臺由李鴻章負其全責,可是這樣部署的用意是很明白的,第一,曾、李師生,“有事弟子服其勞”,天經地義,第二,李鴻章帶兵,曾國藩替他籌過餉,如今曾國藩帶兵,自然該李鴻章籌餉,第三,兩江最富,是海內最主要的一處餉源,所以誰當兩江總督,都有籌餉的責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