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漢到魏晉南朝,都是一個喜歡品頭論足時代,為此劉劭甚至還寫了一本品人的專著——《人物誌》。他在書中給英雄下了一個嚴格的定義:“聰明秀出為之‘英’,膽力過人為之‘雄’。”也就是說英雄不僅膽大能幹,還得聰明機智。而梟雄,似乎只單方面強調雄豪的氣質。而且“梟”字還帶有貶義,據說梟是一種非常強霸的惡鳥,生而食母。但無論英雄也好,梟雄也罷,二者終究統一於雄,在廣義上都是能夠幹大事,而且能夠幹成大事的傑出人物(項羽自然也是大英雄,至少他一度把事情乾得很不錯。只是打仗他行,當皇帝算計人他不會而已)。
當然,英雄的定義似乎還應加上一個條件,也就是英雄所幹的大事,應該是好事,對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應該是有益的。比如董卓也幹了不少“大事”,但沒有幾件是好的,他怎麼能算是英雄呢?但也許是我多慮了,英雄的定義裡也許已經包含了道德判斷。
既然劉備是英雄,那麼他究竟具備哪些英雄的素質?或者說,從劉備身上我們可以品味到哪些作為英雄所必備的條件呢?
其實,做一個英雄並不複雜,就是要做一個有內在勇氣和道義感、責任感的人,也就是在道義感或責任感的驅使下敢於承擔一般人所不敢或不願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在很多時候,英雄也許與常人無異,看不出有什麼英雄氣象,甚至還似乎低人一等,但在某些危難關頭其英雄潛質會被突然喚醒並爆發出來。這一點,適用於任何時代,任何崗位。在清朝末年,山東出了一位行乞辦學的武訓,難道他不是響噹噹的英雄嗎?只要為了一個正義的目標,而敢於挺身而出,在那一刻他就是一個超越常人的英雄。英雄與常人的根本區別也正在於此,就是在關鍵時刻敢於出頭。陳壽誇劉備是“英雄之器”,就是誇他是有種的人,是做英雄的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