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更廣泛的社會背景中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文價值,我們發現,馬克思主義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不僅已經改變並轉化為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理論,而且轉化為中國特色的社社會主義理論。然而,從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得到傳播的實際情況來看,馬克思主義的確是經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藉助“暴力”來到中國的。然而,這又有什麼不好呢?“暴力”,從來都具有“正義”和“非正義”二重性。回顧拿不堪回首世紀初的中國,那是怎樣一幅悲慘的情景啊。帝國主義列強稱中國人為“東亞病夫”並切實實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行為規範,在國內,中國人則被封建軍閥隨意“宰割”。在那樣一種“非人道”的社會狀況之下,有什麼“民主社會主義”能夠被實行呢?中國人民只有拿起槍桿子鬧革命才能改變中國人民被欺凌的命運。而事實上,正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便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了。事實上,馬克思主義不僅成為觀察現實社會的顯微鏡,而且成為回顧過去社會、展望未來社會的望遠鏡,正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洞察全部人類史的時空穿透力,她才成為共產黨人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和一切進步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科學哲學家懷特海所說:“哲學是一切知識活動中最有成效的一種”,但是“哲學的功用是緩慢的,思想往往要潛伏好幾個世紀,然後人類幾乎是突然間發現它們已經在習慣中體現出來了。” [65]的確,被稱作唯物史觀的馬克思的世界觀和發展觀就具有這樣力量。筆者認為,只有實事求是地研究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在傳承和創新馬克思主義事業上有所收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