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之間的爭論,與貨幣主義的發展密切相關[57]。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爭論的第一個基本命題是貨幣存量變化的重要性問題,即是否應把貨幣存量的變化視為解釋貨幣收入變化的最主要因素。這場爭論於1970年達到了頂點,該年弗裡德曼為了回答批評者發表了《貨幣分析的理論框架》(參見弗裡德曼 1970a ,1972;託賓, 1972a )。在該文發表之前,貨幣主義沒有明確的、正式的、前後一致的理論結構的表述。在開啟貨幣主義的“黑箱”供人們作理論考察時,弗裡德曼試圖證明,“經濟學家之間的基本分歧是經驗上的而不是理論上的”。他的理論表述到頭來證明是廣義的IS-LM模型,這種模型把貨幣主義分析方法放入了主流位置。按照託賓(1981)的說法,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的核心問題都是經濟對貨幣刺激的供給反應。把這種刺激區分為價格和數量,被弗裡德曼稱作“遺漏方程”。在託賓看來,弗裡德曼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從本質上說並非不同於折衷主義的主流凱恩斯主義理論和經濟計量學的工資/價格/產量方法”(託賓,1981,第36頁)。
爭論的第二個基本命題是圍繞菲利普斯曲線涉及的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關係問題。正統凱恩斯主義者運用菲利普斯曲線把產量和就業決定理論與工資和物價上漲理論聯絡在一起,並把菲利普斯曲線解釋為一種長期穩定的交替關係,此種關係為政府提供了各種可能的通貨膨脹與失業的組合供其作“相機抉擇”(例如,薩繆爾森和索洛,1960)。弗裡德曼( 1968a )和費爾普斯(1967)分別獨立地對這種穩定關係理論提出質疑,他們都否認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存在永久(長期)替代關係。弗裡德曼區分了名義量值和真實量值,透過引入自然失業率概念,用預期的通貨膨脹率擴充套件了基本的菲利普斯模型,把預期通貨膨脹率當作決定貨幣工資率的一個附加變數。弗裡德曼認為雖然由於“貨幣幻覺”的原因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關係,但在長期沒有貨幣幻覺,失業和通貨膨脹之間不會再有替代關係,因此在自然失業率水平,勞動市場處於均衡狀態,通貨膨脹被完全預計到了,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垂直線。弗裡德曼的分析幫助調和了新古典經濟學有關貨幣長期中性的論點,同時又允許貨幣在短期內發揮實際作用。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是,任何力圖將失業長期維持在自然失業率之下的努力,都將導致加速通貨膨脹,都將要求有關當局不斷提高貨幣擴張速度。雖然在70年代早期關於是否可能存在垂直的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的問題,在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論戰中引起了很大爭論,但到70年代中期和後期,大多數主流凱恩斯主義者已逐漸承認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垂直的。不過,關於經濟在受到干擾後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復歸垂直的長期菲利普斯曲線,仍有許多爭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