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2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世紀70年代以後,內燃機和電力的發明與應用、西門子-馬丁鍊鋼技術的推廣、鋼的廣泛採用、若干化學技術的突破等新的技術創新,帶動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如冶金、機器製造、電力、電機、石油和化工等重工業部門先後建立和發展起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大大加速了資本積累過程,生產規模和金融組織不斷擴大,股份公司在德、美等國成為主要的資本組織形式,生產和資本日益集中到少數大企業手中。20世紀初至20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組織的變化和進一步發展,使資本主義壟斷組織及起內部勞動過程成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 分析的中心問題。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福特製危機的出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組織進行了長達20餘年的調整過程,逐漸形成了後福特主義或靈活積累模式,一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對這種轉變過程進行了初步分析。

1、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的壟斷組織理論

19世紀中後期,馬克思從資本集中的研究中對壟斷組織的產生做了科學的預見。恩格斯在晚年注意到壟斷生產組織的出現,在編輯《資本論》第一、三卷時,以小注和增補的方式 ,描述並初步解釋了壟斷組織的出現。1903年,拉法格發表了《美國托拉斯及其經濟、社會和政治意義》一文,指出托拉斯利用經濟手段“消除競爭,用有計劃的生產組織代替資本主義生產中佔統治地位的無政府狀態。”(拉法格,1985,212頁)這種生產組織是從實際的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中自發地產生出來的。“托拉斯的利益同銀行的利益溶合在一起”,“托拉斯體系必須透過銀行的統一組織將工業聯絡成整體”,“工業和銀行,隨著經濟的發展有必要聯合起來。”(同上,270-272頁)透過分析托拉斯對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他認為“資本主義正在演變到它的最後階段。”(同上,226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