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顯然,自利原則並不具有永恆性和普遍性。相反,現實中利他主義現象是大量而普遍的。既沒有證據表明自利最大化是對人類行為的最好近似,也沒有證據表明自利最大化必然導致帕累托最優。如果視利己心為與生俱來和一成不變的東西,進而不分環境和時點,把自利原則絕對化、永恆化和一般化,那麼,就有意無意地陷入了歷史唯心主義的泥潭。實際上,是一定的經濟關係和經濟環境規定了經濟活動中人的本性或本質而不是相反,一個經濟社會的激勵結構遠比自利最大化來得複雜[39]。比如人們普遍認為在日本,有大量的經驗證據表明,責任感、忠誠和友善這些偏離自利行為的倫理考慮是取得個人和集體成就的極為重要的因素。因而,就連提出“每個人的行為都僅僅是由利己心所激發”是“經濟學的第一法則”的F.Y.埃奇沃思也承認自利原則並不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東西。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其非現實性來源於簡單的自利假設對社會規範及個人——社會關係等重要方面的“誤視”與“忽視”。事實上, “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或許]只是人類許許多多動機中最為重要的動機,其他如人性、公正、慈愛和公共精神等品質也相當重要。因此,如果把追求私利以外的動機都排除在外,我們將無法理解人的理性,理性的人類對別人的事情不管不顧是沒有道理的” [40]。也正因此,馬歇爾早先曾不得不指出,“無疑地,即使現在,人們也能做出利人的貢獻,比他們通常所做的大得多,經濟學家的最高目標就是要發現,這種潛在的社會資產如何才能更快地得到發展,如何才能最明智地加以利用” [41]。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