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春秋時期,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吳國地處魚米之鄉,一般來說,糧食是不缺乏的,而越國的地理條件就略差了。可是越國並不缺糧,這主要得益於勾踐採納大夫計倪的建議,鼓勵種植,大建糧倉,從公元前486年到前484年三年時間裡,糧食儲備增長了五倍。既然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向吳國購買呢?一方面這是對吳王夫差的心理試探,看看他是不是對越國有戒備之心;另一方面,為了備戰,越國的糧食儲備多多益善。當然,勾踐還有另一個不為人知的陰謀,此後文再說。

文種奉越王之命,前往吳國求購糧食。他對夫差說:“越國地理環境不好,地勢較低,容易受旱災與澇災的影響。今年糧食減產,百姓飢餓,希望能向大王購買些糧食。我們保證明年一定歸還,懇請大王救援。”

夫差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陷阱,這些年來,越國大量進貢珍稀物品,當然還有美女,這使他認為勾踐對吳國忠心耿耿哩,現在既然越國受災了,提供救援物質,理所當然。他很爽快就答應了。

舉國渾濁,只有伍子胥一人清醒。他又跳出來,要制止吳越糧食交易,他警告道:“糧食是一國之本,賣糧食給敵國,是資助敵人,對自己不利。越國一幫臣僚如范蠡等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善於出謀劃策,我看越國前來購糧只是個藉口,實際上是來探測我國的虛實。我們應該要乘他們受災之際,出兵消滅他們,而大王卻反倒給他們送糧食,這豈不是顛倒黑白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