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費了半天的口舌只是解釋了一下觀自在菩薩,可能進度顯得稍微的慢了一點。下面該說事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裡我就不想細扣字眼了。“般若波羅蜜多”之前已經解釋過了,就是“大智慧•到達彼岸”。但問題是還有一個“深”字。既然有個“深般若波羅蜜”那是不是還應該有一“淺般若波羅蜜”呢?其實不然。所謂深不過是一個假說,為了著重突出以下大智慧的玄妙。既然已經達到了大智慧就應該是平等無礙,更何況後文中說了,即使是般若波羅蜜也實際上是“無智亦無得”呢。

下一句“照見五蘊皆空”。普及知識的時間又到了,瞭解的人可以空過這一段。所謂“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概念在下文中會反覆提到。為了避免混亂這裡就簡單的說。佛教認為眾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色基本上是代表了一切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層面的。印度人的思維方式比較複雜,把思維層面分得很細緻。大致來講“受”是對外界事物的接受,“想”是由於對外界的接受而升起思想反映,“行”是有自我意志的,主動的造作,“識”是對以上受想行的統一和客觀化。除了五蘊還有六根、六塵等等很多概念。他們之間還有相互聯絡的關係。中國人往往感覺他們說的比較瑣碎。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關於五蘊的具體解釋。我說的比較簡單,但不影響全文的理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