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2-11 21:51:35
一二七、排擠齊王(3)
其實,博士們的邏輯也是值得商榷的。
博士們舉出周公召公輔佐周皇室的例子,但是,在司馬炎看來,這世界上,周公能有幾個?召公又有幾人呢?並且,昔日的成王和當今的司馬衷是一個檔次的人嗎?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若是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我弟弟司馬攸就一定是周公那樣一心一意輔佐侄子的人嗎?即便是,但是,人心是最難測,也是最容易變化的,能保證他永遠不變地輔政嗎?就是能保證終其一生輔佐好司馬衷,那能保證司馬攸的兒子還能和他老子一樣忠心麼?況且,晉王朝本身就得之不正,造成晉朝的大臣們沒有什麼忠貞可言,這樣一個世風日下的時候能與古時候的周朝相提並論麼?
於是,博士們給出了一個選擇題,他們說,如果齊王忠誠了,就不應該趕走;如果不忠誠了,就不應該給予崇高的禮遇。
什麼叫忠誠?什麼叫不忠誠?中國人從古到今都習慣於把人概念化,要麼是忠,要麼是奸,要麼把人美化的象神,要麼把人描寫的如鬼。人是這樣簡單的嗎?我們經常看到“樹立”先進典型一類的話,為什麼非要樹立?中國古代很多先賢的論述都很經典,但是,他們論述的大前提往往是簡單粗暴的把人概念化,所以,得出的結果總顯得那麼蒼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