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的齊相晏子,在飯局上“二桃殺三士”;“鴻門宴”、“青梅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等歷代著名飯局已是耳熟能詳,婦孺皆知。
“飯局”這一詞彙起源於宋朝,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局”是下棋術語,引申出“情勢、處境”的意思,後來再引申出“賭博、聚會、圈套”的意思。“飯”與 “局”的結合,是宋朝文人對漢語及中國文化的一大貢獻——因為飯局上的圈套實在太多了。正是如此,這些令人歎為觀止的飯局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機會。
作為社交方式的中國式飯局,可以向對方傳達“不見外”的資訊,代表親近,即認同對方是“自己人”。要辦的事情先不說,先吃,這樣就沒有勢利感,事不成就喝酒,也不傷面子。以公共正式的方式只談正事,中國人覺得太緊張。
飯局正式開始,氣氛活躍,敬酒與碰杯之聲不絕於耳。飯桌上形成幾大陣營,每個陣營都有各自的目標和對手,陣營中的每個人心裡也有一個計劃:該敬誰,該談些什麼,該說些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該給誰作個人情等等。
傳統的中國是一個關係社會。擺脫不了這一現狀的中國人,只要辦事,先想到有沒有關係。幾乎可以說只要需要求人,便都可以飯局開場。單位的飯局,同事之間,是為了互相照顧;上級請下級,是為了維持穩定,鼓舞士氣,收買人心;下級請上級,是為了升遷、漲工資、部門調動,甚至單純為了說錯一句話而道歉。名目繁多,數不勝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