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監督,幹部們普遍認為非常重要,但是,談起如何搞好監督,幹部普遍存在一定的消極情緒,他們表現出來的五種心態,讓記者聽到“監督真話”很困難。
心態一:監督是敏感問題,既不敢講、也不願講,“不是自己要想的問題”。
他們的態度主要表現為三種:一種是不太願意涉及這個話題,認為話題太敏感,怕惹麻煩;一種是勉強同意談談,但限定了時間和範圍,存在“言多必失”的心態;最後一種認為“說了白說”,問題和辦法都是在上面,基層只能被動接受。
心態二:監督效果心裡沒底。工作探索“形式重於內容”,創新限於工作方法,鮮有制度性探索。
基層的探索和創新是完善、豐富監督體系的重要來源。一些地方在這個領域內的探索積極性普遍不高,相對於經濟領域內層出不窮的創新做法,監督領域內的新經驗、新辦法顯得少而又少。
監督問題涉及面比較寬,又是主要針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所以進行制度創新的難度很大,導致了部分地方只能在具體的工作方法上進行一點突破。
心態三:等待“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等待黨內監督“有突破”。
推進監督工作,主要得靠中央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安排。目前基層幹部關注的重點不在監督制度的自我創新上,而是在大的制度安排上。每當出臺一個事關監督全域性的制度時,大家都顯得很興奮,把這看成是中央下決心解決腐敗問題的又一個例證。在制約權力、加強監督方面,大家更關心中央已出臺了什麼政策、正在醞釀出臺什麼政策、還將出臺什麼政策,認為制度建設要比一個領域、一個部門內的探索管用得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