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基礎問題在農村,爆發點在城市。進入1970年代後,上山下鄉政策越來越難以貫徹,城市人口也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城市“無產階級”需要更多的食品、穿衣、居住等條件。 所以,體制折騰到後來之後,被迫進行“改革開放”。如果中國還處於封閉環境,無法引入西方的工業化技術,糧食早已經不夠吃,體制經濟也很早就已經瓦解。 進入1990年代後,體制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而且,1990年代後的“新條塊分割”系統,就靠著低糧價維持,透過低糧價導致低地價-耕地價格。體制可以透過低價徵地,支援“招商引資”、血汗工廠、房地產暴利,還可以隨意挖礦和汙染相關環境。 體制透過收買城市,讓城市居民“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才能夠保持其合法性。 所以,中國進入大規模的經濟推動階段,而這些經濟推動的結果都導致耕地持續減少,到後來變成急劇減少。 耕地急劇減少、農民放棄種糧,導致糧食供需缺口急劇增大,進而引發嚴重通脹,然後社會再次進入動盪。 這就是在現有體制下,中國經濟的必然模式。 不過,“改革開放”之後,體制透過糧食供應的三個方面努力,奠定了體制生存的基礎。 隨著三個方面的努力,體制大力、全面深入推廣工業化的農業技術應用、大量的糧食進口、毒化食品技術;緩解了兩方面的矛盾,也就是社會糧食需求的增長,以及越來越少耕地的矛盾;兩方面矛盾的緩解,有效地掩蓋了中國的糧食缺口。 隨著越來越多的耕地受到毀滅性破壞,體制更積極地引入更加高產的化肥、農藥、轉基因種子、激素等等。 同時,體制從早期的棕櫚油進口,逐漸開始實施大豆進口,進而再變成超大規模的大豆、棕櫚油和豆油進口。 在這些都不夠的時候,再迅速增加豬肉進口,從最初從美國進口,後來演變成從英國進口;更重要的是,從豬肉進口延伸到豬內臟、豬頭、豬蹄等“豬下水”進口。 而且,“豬下水”進口以走私方式實現,更容易讓民眾忽略糧食缺口。 更重要的是,體制透過各種方式,讓人們忽略糧食缺口背後的耕地缺口。 很多人聽郎鹹平的講演,說外國糧商控制了中國民眾的餐桌。 而郎鹹平的論調就是用“帝國主義陰謀論”,成功轉移民眾對耕地的缺口的注意。 因為,如果不進行轉移,民眾認識到巨大的糧食缺口,以及糧食缺口背後的耕地缺口,就會產生巨大的反應,體制對中國的控制可以迅速“土崩瓦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