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6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農民種糧積極性降低的時候,天氣能夠讓中期的糧食產量進一步降低。 天氣不僅受地球的大環境系統影響,也與當地生態環境關係密切。中國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中南地區多次冰災,重慶數年夏天的高溫乾旱。 這些不僅僅是整個地球大氣候的變化,而更可以看作地區生態改變而形成的極端天氣。 隨著中國生態系統的毀滅性破壞,必然會反過來影響到氣候和天氣,進而嚴重影響到糧食生產。 2009-2010年的西南大旱,給人們敲響了警鐘,說明水資源最豐富的西南地區,也開始遭受到因為生態毀滅造成的旱災。 據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截至3月20日,西南地區農作物受災面積4348.6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940.2千公頃。雲南省政府預計,全省小春糧食因災減產50%以上,甘蔗減產20%以上。在西南大旱的同時,北方經歷了嚴冬和幾乎沒有春天的天氣。 這樣的天氣狀況,讓華北不少地方的作物受損。 不過,由於2009-2010年冬天,華北的降水比較豐沛,保證了土壤的墒情,雖然糧食減產,但是減產幅度不太大。 當然,低溫和潮溼會引起糧食品質下降,等於間接降低了糧食產量。 如果把西南和華北聯絡起來看,那麼就會發現系統的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自古以來氣候比較溫和的地區,越來越表現出區域不均衡和地區性極端。 尤其是當植被破壞之後,區域性地區在沒雨的時候就乾旱,下雨的時候就水澇。 從整個中國的角度來說,越來越表現為南旱北澇,或者南澇北旱的天氣格局。 從2010年夏天開始,華北經歷長期高溫天氣,而且豐沛的降水開始明顯減少。 深秋入冬之後,華北大部基本上沒有降雨。 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統計: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12日,華北大部、黃淮等地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六省區域平均降水量僅40.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3%,僅次於1970年,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少。 長時間降水偏少,致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不同程度氣象乾旱,山東西南部、河南大部等地為重旱,河南區域性地區達特旱。其中,北京至今(2011年1月18日)仍未出現降雪。北京常年初雪日期為11月29日,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的最晚初雪日期是1983年1月29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