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從“同情心”的角度來說,大機器經濟也是必然要陷入極端貧困狀態的經濟。經濟的起源是分工,分工形成交換,交換形成貨幣,貨幣形成經濟。 而分工的前提是人們的同情心,沒有同情心就沒有分工。 所以,同情心是我們生存的基礎,進而形成社會分工的基礎,進而是經濟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在大機器經濟中,同情心是一種奢侈。 擁有同情心的人們遇到了沒有同情心的人們,結果就是隻有付出沒有得到。 比如說,不少知識分子為了工人和農民的利益,發表自己的觀點,結果打成右派,被下放工廠勞動或者農村牛棚。 而很多工人、農民們則相應“號召”,欺壓這些知識分子。 而馬寅初被打倒,被罷免北大校長之後,有很多北大學生貼出批判他的大字報,他去看那些大字報,然後在中間修改錯別字,並且囑咐學生們不要寫錯別字。 而當同情心變成一種“有來無往”的單向行為的時候,人們的合作就停止了。人們只有透過合作才能夠獲得福利,提升社會效率。 而大機器阻斷了人們的同情心和合作,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孤島”,使福利的交換必須透過大機器才能完成。 這樣的話,一方面人們失去了社會合作的意識,不是“合作共贏”,而是“與人鬥其樂無窮”的觀念流行。 於是,當人們失去了進行社會合作的動力之後, 孤獨恐懼讓人們變得越來越低效,也無法透過社會分工提升共同的福利。 另一方面,大機器作為“中間人”,透過“此山是我開,留下買了財”的方式,從每個人頭上徵“稅”,攤銷高昂的建設成本,讓人們變得更加窮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