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易同源天和餘韻的觀點:一些錯誤,是會傷害人的身體的:比如香蕉可以通便,但是對於陰結的人則反之,很多便秘病人都只聽一般,然後就去吃香蕉,結果大便更不通了。對於那句“廣東人認為吃什麼補什麼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認為和中醫思想是反向的,中醫認為有些病,就是因為飲食的嗜好導致的。對於那個變通的標準是:周易說,易,是容易,是變易,是不易的說法認為太籠統,不著邊際,太哲學了,聽著有道理,但是具體的說法,很多時候說的人都會弄不清楚,人還是腳踏實地的好。比如有些規律,是幾千年才變化的,您非要它幾年就變,其實也是破壞規律了。不認同周易是中醫的基本理論,認為黃帝內經才是,中醫四大經典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難經、溫病條辨。黃帝內經如果就傳說來講的話,其起源早於周易千年。周易是周朝的書籍,黃帝是五帝之氣的,黃帝之後還有夏商兩朝,然後才是周朝,就歷史斷代來說,黃帝內經的理論形成,早於周易很多年。黃帝內經裡已經把陰陽變化說的很清楚了,周易只是進一步延伸,比如這個圖出自類經,是明代醫家張景嶽的書籍,主要是註釋黃帝內經的,其實從這個就可以看出,黃帝內經裡包含的內容,其實已經敘述了陰陽變化理論了。中醫是一門較真的學問,不該這麼哲學化,醫易同源的理論是存在的,但是要注意一個關鍵:就是這個理論的發起者張景嶽先生說的是醫易同源,而非此二者是一個東西。大醫習業的第一句強調,學醫的人必須學《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隨後才說要再學習灼龜五兆,《周易》六壬,其實這已經為我們列出學習道路來了。但是易學的道理,在黃帝內經裡已經包含了,如果繞開易經不讀,未必不是一個好醫生,而讀了已經,也未必是一個好醫生。就中醫的學習來講的話,已經僅僅是參考書,未必是必讀書。當然,學中醫讀易經,可以提高對陰陽的認識水平,這是肯定的,我覺得有些觀點應該建立在實際問題的基礎上,不該誇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