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5節

熱門小說推薦

美國空軍前參謀長福格曼認為:對於目前來說,空軍的資訊裝備主要是預警機和偵察飛機,但到21世紀的前25年,這些功能多數將轉移到航天平臺上。

看吧,美國並不只有NBA籃球爭霸賽和拳王挑戰賽,也不是隻有沒完沒了的總統緋聞。它還有著這樣一個毫不隱瞞的獨霸太空的軍事計劃和行動。這是一個雖然和其它比賽同樣精彩但卻無法讓人喝彩的節目,可是全世界又不能全神貫注。

2001年1月5日,美軍舉行了首度太空戰攻防演習。隨後,美國宣佈成立統一的太空作戰力量——即醞釀已久的天軍。加之新任總統小布什不遺餘力地推行NMD,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扯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公然向全世界擺下了擂臺。

美國毫無顧忌地開闢未來的太空戰場,不可能不對其它衛星擁有國造成直接的嚴重威脅。還在它的鐳射打衛星試驗時,就有人預言美國是在開啟“潘多拉盒子”,將會刺激更多的國家開展保護和摧毀衛星的研究,從而使醞釀中的太空衝突提前到來。

當今世界有60多個國家投入航天技術角逐,有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應用航天技術成果。迄今,世界各國成功發射4500多個航天器,其中2150多個在軌道上執行,有1500多個在工作,其中大部分為軍事用途。

這些航天器是照相偵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預警衛星、海洋監視衛星、氣象衛星、測地衛星、通訊衛星、導航衛星和校準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

在相對和平的煙幕下,世界對太空的角逐一直沒有停。有時是轟轟烈烈大張旗鼓,有時是悄無聲息緊鑼密鼓。

世界第一顆衛星是前蘇聯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1958年美國的衛星上天。之後,軍備競賽在整個60和70年代如火如荼地展開。太空競爭的高丨潮丨是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的出籠。前蘇聯第一個把人送上太空,美國第一個把人送上月球;蘇聯搞載人空間站;美國搞太空梭。你追我趕,爭先恐後。美國人演練從太空打導彈;前蘇聯試驗從地面打衛星。

從本質意義上說,美蘇當年的軍備競賽是一場太空競賽。雖然美國後來“把蘇聯摔倒在月球上”,但是這場競賽賓沒有結束。1979年10月,美國成立太空防禦作戰中心;1983年,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戰”計劃,陸軍、海軍和?軍陸戰隊相繼成立本軍種航天司令部或機構;1985年9月,正式成立聯合軍事航天司令部;1993年,美國建立太空作戰中心。

美國空軍大學1996年完成的《空軍2025》研究報告認為,到2025年,現今存在於空間的各種衛星及其它空間平臺將無法生存。目前軍事領域利用太空的範圍僅停留在離地球表面20-4000公里近地空間,而40000-384000公里的遠地空間和星際空間還遠沒有得到開發和利用。在未來戰爭中,軍事對抗雙方為控制“制高點”、謀求“制天權”、奪取“主動權”,很有可能將鬥爭的空間向“遠地”拓展,甚至達到星際空間。

太空——戰爭最後的高地(7)

沒有終點的太空馬拉松賽還在繼續。

前蘇聯1961年成立空間防禦司令部;1992年,俄羅斯成立航天局;2001年6月1日,俄羅斯太空部隊正式宣佈成立。

英、法也成立了少量的太空軍事力量。

世界跟在他們的後面快馬加鞭。

日本自1970年發射首顆衛星以來,截至1994年,日本已經發射了63顆衛星,數量之多,居世界第三。

歐洲在研製太空梭;日本也在研製。

印度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遙感衛星和具有獨立發射能力的國家。

其他還有巴西、中國和以色列。

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目光對準太空……

六、誰能控制空間,誰就能控制世界。美國人說:在太空中擁有一束死光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事了——“我們又一次生活在一個發現的時代,宇宙空間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新邊疆”。

近年來的戰爭,讓很多國家都認識到太空是現代戰爭制高點。

太空戰場的軍事活動不受地球、國界、天候等因素的影響。通訊衛星可以使上至宇宙、下至大洋海底所有軍兵種的聯為一體;導航衛星可以為地上、海上、空中、水下所有的兵器或士兵精確定位。太空武器可以光速作戰,對於數萬公里的目標,可以在瞬間予以消滅。

從空中投下一枚丨炸丨彈,最多毀掉一座樓房;部署在1000公里地球軌道上的功率為20-30兆瓦的鐳射武器,對地面連續發射150秒,可立即引起大火,幾分鐘就可以毀滅一座城市。

這可不是科幻小說。

鐳射是美國和俄羅斯當今主要的太空武器。

美國最初於七十年代研製空中發射反衛星導彈,八四年試驗成功,擊毀一顆靶星,正當準備投產,傳來蘇聯研製反衛星鐳射武器的訊息,五角大樓立即中止反衛星導彈計劃,改為集中研製鐳射武器。

鐳射武器是利用定向發射的鐳射束攻擊目標,快速而精確,決戰在幾秒之間,可分別部署在太空、飛機、戰艦和陸地。

鐳射武器應用於太空,將遠比當年飛機應用於軍事更深刻和迅速地改變戰爭方式。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C-130運輸機上裝上榴彈炮,成為空中炮艦。直到海灣戰爭,這種居高臨下空中大炮都讓人們印象深刻。但是,受這一靈感啟發,即將誕生的太空炮艦,將立即使它相形見絀。2002年,美國成功試驗以波音747發射鐳射武器,摧毀300多公里外的一枚導彈。該機被命名為YAL-1A“攻擊鐳射”。《美國空軍2000年鑑》這樣稱:它“將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可用於實戰的機載高能鐳射武器系統……能夠發現數百英里外的TBM目標(戰區彈道導彈)……能夠在己方領土上將TBM擊毀。”美國準備到2006年裝備7架,美國空軍空中作戰司令部計劃將鐳射攻擊機駐紮在美國本土,但也可以在“最低程度的空運支援下”將其部署到世界任何地區。一架這樣的鐳射攻擊機,可以攻擊20-40枚彈道導彈。

但是,這還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後的計劃。

美國防部官員透露,導彈防禦天基鐳射器2012年將進行樣機試驗。其專案主任稱,額外用途包括反衛星、破壞發射、阻斷衛星訊號、反空戰和打擊飛行器。

美國負責研製新一代鐳射武器的主要科學家,是一對父子。父親唐.羅伯遜早年在空軍參與武器發展計劃,包括為F5“自由戰士”式殲擊機研製鐳射制導丨炸丨彈,兒子史提夫則是美國太空武器專家。父子兵接力上場,把美國軍事帶進一個殺敵不見血的死光時代。同時也形象地說明了美國從天空到太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

美國軍方認為:在太空中擁有一束死光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事了。

2001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指示國防部研究的“對實施全球快速打擊有價值的次軌道太空飛行器”,能以15倍以上的音速,在100公里的高度投放武器。由於它的速度和高度,它投放的武器不需要安裝彈頭,到達地面時威力就已經可以擊穿地下400米的掩體。

即使是從常規的角度看起來,太空武器的威力也是極其可怕的。

19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就說:我們又一次生活在一個發現的時代,宇宙空間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新邊疆。誰能控制空間,誰就能控制世界。

太空——戰爭最後的高地(8)

七、21世紀太空戰的起點,必將在20世紀空中戰爭的頂點開始。

在有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參加的俄羅斯軍事科學院50週年大會上,傳出俄羅斯的最新軍事觀點:未來戰爭將在太空至地面的立體展開。戰爭將從航空航天部隊集團的打擊開始,將旨在消滅軍隊和武器的管理系統,然後可能展開電子鬥爭,摧毀防空系統。整個國家,同其工業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等,都將變成戰場。

各國軍事理論家設想中太空戰模式也體現著鮮明的全維對抗的特點:

如太空支援陸海空軍作戰,包括天對地海,地海對天;天對空,空對天;反衛星作戰,包括攔截、捕獲、佈設天雷等;彈道導彈突襲;反彈道導彈;

以太空為戰場,以天基兵器為手段進行的太空格鬥,如太空保障戰、太空封鎖戰、破襲戰、防禦戰、電子戰等等,不一而足。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