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新員工有三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之後要進行答辯,從前孔工驕傲的跟董延明說過,“我們的新員工答辯是要達到國家重點大學的答辯水平的。”這種答辯其實就是對三個月為週期的學習階段考察,會根據考察結果進行評分,最終排出ABCD四個等級,排在前面會加工資,排在後面會被淘汰。
同時各個資源組為了掌控新員工的學習進度,會每週對新員工都進行考核,同時也為了督促老員工學習,也會不定期的安排專門針對老員工的業務考核。
而作為部門呢,也會不定期的對部門內所有員工進行考核,考核內容橫跨程式設計能力部門制度以及產品架構和通訊專業知識。
還有個華為網校,規定董延明試用期期間要考滿十幾科才準轉正。考試科目覆蓋面也很廣,有技術類的,也有資訊保安類的,也有消防安全類的,也有現場操作類的,還有接待客戶禮儀類的。
但是最可恨的就是有很多科目滿分一百卻要80及格,90及格的也有好幾科!董延明一開始不知道可以從前輩手裡拿答案,每次都要自己查資料,考的戰戰兢兢汗如雨下,生恐一個不小心自己偉大的程式設計師生涯便夭折在網校這種鼠輩手裡了。
董延明就趕上了這樣一個大好時候,天天不定時收到各種考試的通知,經常把考試科目名字都弄混了,與此同時除卻導師和高手的不定時突擊檢查還有每週一次的新員工考核,被問的像只鵪鶉,後遺症是每次潘安或者高守的眼神稍微有飄向這邊的意思,他就恨不得馬上隱身。
每週還有一個組內全員的業務能力考核,倒是不問他,他在一旁做頻頻點頭的群眾演員也能混個臉熟兼耳熟,可是終究也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
此類考核後遺症是董延明每次去請教別人問題,都覺得這個問題似乎在哪裡聽過,然後惴惴不安幾番權衡——這些個問題到底是應該會的還是應該不會的?
一個月部門組織了兩次考試,名曰大比武,就在食堂考的,大家兩人一桌,各個老大穿梭於各個走道巡視考場,靜的大頭針落地都好像炸雷一樣響。小董彷彿重返校園,只是年老色衰臉皮居然薄了許多——他再也沒有作弊的勇氣了。
針對新員工的培訓也不少,進部門後一個月董延明陸陸續續參加了十來個培訓。
有的是部門組織的,比如有關部門程式設計規範的培訓,有的是公司組織的,比如三天的三營培訓和五天的MINI培訓,也有是小組組織的有關部門產品的架構培訓,也有的是幹部部組織的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科目繁多不一而足,最讓董延明受不了的是每一個培訓都寫著必須參加、非常重要這種字眼。那時董延明還不具備甄別的能力,人家一忽悠就趕緊跑過去,有時候兩個培訓時間重疊了,自己還滿心慚愧痛恨自己分身乏術。
跟小董差不多一起進部門的有9個人,都在這個組,高守一下子就變成了20個人的組長,他笑言從前這個部門剛組建的時候老丁手下都沒有這麼多人。
這九個人進部門時間差不超過一個月,因此都是一波參加各類培訓的。天天穿梭在各個會議室裡,9個人熟的最快,除了評論女人之外就剩下評論導師了,最終還評出最佳人氣最佳外觀最口臭最八卦諸多獎項。小劉的導師最耐心,每天固定上午半個小時下午半個小時輔導。
小成的導師最惡劣,小成去問問題被人拒絕了不說還讓小成以後不要隨便找他。小蔡的導師還好,就是每次講題都要申明“這個問題我只講一遍,以後不準再問”。小成是西電的學生,據說那是華為的培訓基地,師兄師弟遍佈整個華為,因為頗多掌故可以講給大家聽。
他說從前華為的導師制度是很出名的,基本上是手把手口對口的教,而且都是不佔用工作時間來指導徒弟,有很多是午覺不睡給徒弟改程式碼,據說就跟藤野先生一樣,改程式碼的時候連錯別字都給你修改。大家聽了搖頭不已,感嘆一蟹不如一蟹。大家不約而同的回憶起每一個大學的老師都曾經說過的,你們現在被老師求著都不學,將來出去是要求著人家教的,均深有感觸滿面愧色。
其實董延明的導師潘安應該算中規中矩,除了忙點,別的都還不能說令人不滿意。那個階段潘安做一個版本的專案經理天天也是火燒屁股一樣跑來跑去,結果倆人在路上擦肩而過的次數要多過能在座位上談話的次數。
有一天高守拉著董延明到潘安的座位上問潘安,“潘總,你認識他嗎?”
“啊?認識啊……”
“他叫什麼名字?”
“董延明啊”
“哦,我還以為你都不認識他了呢。
”
其實,董延明呆的這一個月與導師潘安相處甚歡,不過略微有些不爽的是聽說公司會給每個導師帳上多打300元錢,據說,只是據說,用途是請新員工吃飯,一頓飯10元,可以請30頓,這樣促進兩個人的交流溝通。
不過潘安沒有請過。
董延明也沒敢問。
後來小董做導師的時候確實收到了300元,他也沒有請,他徒弟也沒有問。
24 —— 高手 寥若晨星
一個月能做多少事情,對學生來說怕也就說睡幾天的事情,對工人可能是三十個一樣的日子,對農民可能是三十個起早貪黑,對介於這幾者中間狀態的董延明就是從一個人到半個人的距離。
他辛辛苦苦學習了這麼久,對比身邊眾人卻沒有出眾的感覺,原因是大家一般無二的努力。他越發覺得自己原本希望的有一個驚豔的出場變成了春夢一場,他只得心存僥倖將希望重新放在將來離職時的華麗轉身了。
董延明到公司一個多月後,部門今年最大的版本v7開工了。開工會那天不大的會議室裡面坐了快三十個人,除了開發人員,各個資源經理、測試經理、QA也全來了。那天老鞏也去了,第一個到了會議室,冷著臉用目光掃射由門口魚貫而入的董延明們,這時距離預定的開會時間過了5分鐘。
“我先說兩句再給金吉說吧,這個開工會我之所以參見,一方面是因為這個版本是今年最大的版本,它肩負了我們BAR產品的未來,對,我們部門未來就靠這個產品!
先問大家個問題,我們的生存空間,也就是市場有多大?非常大,我們現在有兩億使用者……哦,金吉說的對,還不到但是快到兩億了。但是我告訴你呀,市場裡還有二十億的空間。你講話,這二十億從哪裡來?我告訴你,從廣袤無垠的地球人口上來,從運營商的擴容那裡來。
就是說未來運營商未來幾年還要擴容最少二十個億。這二十個億是什麼?使用者?對,沒錯是使用者,但是我告訴你,對我們通訊業界來說,一使用者就是一美元,那麼這二十億是什麼?對,是美元。對我們這麼個幾百人的小部門來說,這二十億美元是多少?就是無限。
懂麼,我們的市場,我們的未來是無限的。這二十億夠不夠我們爭的?對我來說就夠了。那麼怎麼爭?就靠這個,就靠這裡,就靠坐在這裡的兄弟們做出來的這個產品來爭。
我們這個版本中實現的特性要跟愛立信,要跟北電,要跟諾基亞做競爭,去爭那二十億使用者。我們憑什麼爭過他們,靠的就是你們,你們的產品要在國際市場上跟愛立信跟北電這些國際大公司去PK,去搶。你怕他們麼,我一點不怕,我為什麼不怕,我們從來沒輸過我為什麼要怕。
我告訴你我們的裝置從來沒有被搬遷過,對不對,金吉。我們從來都是搬遷愛立信、北電、諾基亞的裝置,業界所有的友商我們都搬過,只有我們的裝置沒有人搬過。那麼我們要怕嗎?他們一直是我們的手下敗將,我們為什麼要怕他們?運營商說了,市場就在這裡了,美元也就在這裡了,你們想不想要,想要就拿走。
你靠什麼拿走?你憑什麼拿走?你就憑我們的質量,我們的速度,我們只要先一步做出來,那市場就是我們的,什麼他媽的愛立信北電都不好用。話說回來了,就靠在座的各位,就靠今天開工的這個版本,這個版本是我們部門產品的里程碑,就在各位的手上。
嗯,每一次大版本開發都是英雄輩出的時候,每次都會有不少高手從這種產品中湧現出來,我等著你們冒出來,冒出來給我看。
我說話愛跑題,不說那麼多了,反正我們的市場是無限的,只要你們做出來,我們的市場人員就能拿著它去衝鋒陷陣去搶奪市場,我們的市場人員很厲害的。我這個人愛跑題……
我不愛說這些,就說簡單的吧,希望你們能從這個版本里面冒出來,冒出來給我看看,這是你們在華為的第一步,我希望你們可以走好,走的比別人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