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說的“英國可以失去整個印度,但沒有莎士比亞”,對中國人是難以理解的。中國人的土地和他們的面子,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中國人是實幹家而不是空想家,是工程師而不是科學家,是小生意人而不是藝術家。
以競底理論,對中國人群進行階層分析
什麼是中國人的終極目標?中國人有終極目標嗎?
應該說,所有中國人的終極目標,就是遠離底線,讓自己的子孫萬代不被競底。秦始皇的理想就真切地反映了這一點“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唯有做了最高競底者,才能永遠不被下屬競底,除非被拉下馬。
而現代中國人是如何追求遠離底線的呢?他們先求富,再求出國。西方國家的競底色彩較淡,他們就想方設法為自己和後代搞一個外國的綠卡或護照,終於可以逃出這個競底的國度。
什麼是中國人成功人生的標準呢?
中國人向來以受社會認可為第一選擇。因此,他們的個人成就,往往以擁有多少可供炫耀的顯性物質來衡量: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開的什麼車子?加入的是哪個高階俱樂部?孩子在哪個國家的什麼學校留學?太太是否年輕漂亮?持哪國的綠卡或護照?
在個人主義盛行的西方,有錢人會選擇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而中國人即使是富人,也很少有自己的明確個人意願(除賺錢以外),而往往喜歡用物質和名牌來炫耀自己的成就,如勞斯萊斯、賓士、寶馬、勞力士、路易威登、香奈兒,都是中國人的最愛,如果沒錢搞到真的,至少也要搞個假的充充門面。假名牌在中國有巨大的市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