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段熲對皇甫規、張奐等人招撫羌人的政策很不滿,於是便上書道:“皇甫規、張奐以為招降的方法,可以坐制強敵,而臣以為羌人狼子野心,難以用恩德收降,雖然羌人在勢困之時會投降,但等我們大軍一去,便重起反叛之心,對付他們的辦法,只有以長矛挾肋、白刃加頸。以臣之見,必須要一勞永逸地解決羌人反覆的問題,只要拔給五千精銳騎兵,一萬步兵,外加三千輛戰車,花上兩三年的時間,足以平定羌亂,該項軍事預算為五十四億錢,可令群羌破盡。”

漢桓帝聽了很高興,批准段熲的計劃。

永康二年(168年),段熲率一萬精銳出彭陽,奇襲高平,與先零羌決戰於逢義山,此時先零羌的力量仍然十分強大,人數上也超過段熲的部隊,所以漢軍上下有一種恐慌的情緒。段熲沉著冷靜,命令長矛手排為三列,將強弩兵夾在其中,騎兵掩護左、右兩翼,迎戰先零羌軍。臨戰前,段熲發表陣前演說,激勵士兵,他對士兵們喊道:“現在我們在遠離家鄉數千裡之外作戰,勇敢前進則功業可成,怯懦後退則全軍覆沒,諸將士奮勇作戰,以博得功名吧。”說罷放聲長呼,眾士兵莫不慨奮,一時間呼聲震天。

段熲作為名將,決不僅僅在於善於用兵,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勇闖敵營,眾將士在主將的表率下,無不奮勇殺敵,對敵方陣營發動猛烈的衝擊。羌人雖然人數上佔優,可是漢軍士氣旺盛,銳不可擋,最後羌軍大敗,被斬殺八千餘人,二十八萬頭牲畜盡落入段熲之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