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2-21 11:19:32

看到香蘭貼上來的陽明先生“四句教”,儘管我在前面也談了一些這方面的內容,這裡不禁又想從另一個角度與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意思可能大家都知道,就是說心之本體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沒有什麼分別、計較的心理,純粹是一種非常客觀、徹底唯物的態度。主流的哲學家們說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是唯心的,其實心學的認識論絕對是唯物的,一定要達到沒有一點自己的主觀臆想在裡面,這樣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洞察其本質。

正如王陽明曾經對學生說:“心體上不能滯留一個念頭,就象眼中不能有一點兒沙塵。一點兒沙塵能有多少呢?但就是一粒沙塵,就足以讓人滿眼天昏地暗,看不清外界的事物了。”

也許有人要說:“壞的念頭固然不應該有,但好的念頭(善)難道也不應該有嗎?”王陽明先生又替我們解答了:“這一念頭不但是私念,即使好的念頭也不能有一點兒。比如,眼中放一些金玉屑,眼睛也會睜不開。”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當然,我們自出生以來,心靈的混沌狀態就打破了,再也不能體會那種毫無分別、計較心的本體境界。隨著不斷接受外界的各種資訊,種種後天智慧(如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心中也有了善惡之分,有了好的念頭,也有不好的念頭。總之用現代的心理學術語來說,就是形成了一個“自我”意象。我們的身心往往就被這個“自我”給束縛住了,凡不符合自我願望的便不高興,便感到憤怒,反之就感到喜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