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2-8 16:14:00
1、
這篇文是我近年來從事土地拓展工作,一些經驗的總結。我希望可以儘量做到用資料說話。由於我長期在珠三角混,所有本文中所總結出來的城市特徵,基本上都是珠三角那種典型的多中心城鎮型發展特徵。希望不會對居住在攤大餅的城市的同學,產生誤導。
本人從事的土地拓展工作,也就是拿地之前的地價測算工作。這份工作說起來可以很簡單,對照一下週邊樓盤的售價,扣除掉開發建設成本和預計利潤,剩下的就是地價。(地價=預計售價-開發成本-預計利潤)然而,由於土地市場競爭的血腥和慘烈,單純的以目前周邊樓盤的售價做簡單對照,來確定預計售價,一定沒法競得土地。我們必須要相對準確的判斷出,2到3年後的樓價漲幅,並以此來計算預計售價。對未來的漲幅判斷得越準確,理據越充分,在土地市場上的競價能力就越強。因此,這就逼迫著地產投資人,去尋找隱藏在房價上升背後的,客觀規律。
我必須要說的是,任何地產投資人做出的預測,都會在極快的時間內得到市場檢驗。從獲取土地,到開售,(中間需要設計、報建、施工至預售進度)業內品牌地產商的平均所需時間,大致是20個月的時間,也就是1年零8個月。投資人做出的預計售價建議,在這個時間就要得到檢驗。如果檢驗結果正確,那麼這個投資人將得到重視;而如果檢驗結果錯誤,他必然會失業,而且也極可能會面臨不得不改行的厄運,因為他的責任無可推脫,他造成的損失無可彌補,業內也將很快知道他的糗事,並會在這個小圈子裡反覆傳播。而且,地產投資人幾乎時刻都要面對不同的地塊,他們都需要做出預計售價的判斷。就我而言,我所在的城市,一年推出市場的地塊超過50宗,平均每個星期,就會有一宗在這個城市不同區域的地塊推出市場。投資人必須要判斷這些地塊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價值有多大。如果投資人僅僅只知道一個目前的市場銷售資料,而對資料背後的客觀規律毫無認知,那麼他犯下重大的判斷錯誤,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他必然會因為過高或過低的預計售價,從而導致拿下爛地,或者錯過好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