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貨幣借貸膨脹得厲害而出現的市場「泡沫」對經濟整體可以有廣泛的不良影響,但這不是幾百年前荷蘭出現的鬱金香危機那種泡沫。借貸膨脹導致的樓價急升及暴跌,到今天經濟學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規律是這種泡沫一定先有借貸膨脹,但借貸膨脹不一定帶來市場暴跌的泡沫。昔日國民黨的經驗可教。另一個規律,是樓市或資產之價泡沫性的下跌,導致經濟整體下跌後難以復甦,主要是因為有利益團體的左右,難以調整。
美國二○○八年(其實較早)出現的金融危機是另一個借貸泡沫的例子。那裡的政府希望居者有其屋,聯儲局鼓勵低息借貸,格林斯潘說中國貨進口相宜,穩定著美國物價。不到十年美國的總借貸額上升了約三倍。格老可沒有想到,透過金融工具衍生出來的是毒資產。二○一一年初某估計說,美國的總財富下降了約百分之三十,樓價平均下跌了約一半。調校的困難又是利益團體的阻力:退休的反對通脹,工會對工資不讓步,政府員工對工資不讓步,「環保」法例也不讓步。
中國的經驗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中國的樓價下跌得厲害。上海比較高階的樓價從二萬六千元一平方米下降至八千,有更為極端的例子,其他大城市的跌幅比率類同。理由明確:朱鎔基大手調控,中國的通脹率從百分之二十以上調控到負百分之三以下的通縮。這樣導致的樓價跌幅不能說是泡沫:政府是明知故「犯」的。那次樓價暴跌的效果,主要是把財富再分配,經濟增長持續強勁的理由我在《中國的經濟制度》一書內解釋過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