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歷史只承諾給燕國這麼多,因為它要急匆匆為決定這場戰役的樂毅打上句點。 我說過,巨人的出現不是巨人一個人的事情,他必須有與之輔佐並投諸無限信賴和支援的背後之人。
就在樂毅攻取齊國最夠兩城,即將取得全面勝利時,公元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樂資即位,燕惠王踐祚。
燕惠王當太子時就與樂毅有矛盾。齊將田單知道,一個扭轉戰機的機會來了,這個機會就是反間計。於是派出奸細在燕國散佈謠言,說:齊國沒被攻下的就兩座城池了,之所以攻不下,是聽到樂毅與燕新王有矛盾,所以,樂毅想的是將部隊停留在齊國,準備自立為齊王。齊國所害怕的,是燕國派別的大將來。
有著曾祖父、祖父腦積水基因的燕惠王,本來就對樂毅有疑問,聽到這些話語,馬上派騎劫來取代樂毅,召樂毅回國。
燕昭王是用人不疑,燕惠王是疑人不用,父子都很堅決,但放在樂毅身上,霄壤有判。
仰天長嘆一聲,扔掉握劍,留下印綬,帶著他無盡的惆悵走向故鄉吧。
夕陽下,他沿著少年時出走的方向踽踽踅回。
嘆息中,有壯志未酬的扼腕無奈,有英雄失途的寂寥辛酸,更有明珠見棄的悒鬱憤懣。
廉頗發過此嘆,岳飛發過此嘆,袁崇煥也發過此嘆……這聲貫古今的長嘆聽久了,會產生一種“將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絕望,滋生出一種“萬古江河水,在我手心流”的激憤,乃至,讓我詛咒不能容納英雄的朝代為什麼不趕快完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