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教從一陰(法)一陽(儒)兩個方面為君主集權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春秋時貴族共治天下、士民百家齊放的美好情景從此一去不復返。

當然你會問,原本冰炭不容的儒法兩家,咋瞬間就水乳交融了?莫非董老師是502膠?

事實上,作為一介儒生,言必稱《春秋》的董仲舒還是希望漢武帝能夠推行仁政的,將“原心推罪”引入司法審判也自他始。但問題是,任何一種思想,無論激進或是保守,德治還是法治,一旦走入專制權力,最終只會變成同一個樣子。

兩千年曆史告訴我們,是權力選擇了思想,而非思想改造了權力。

於是,一副弔詭的畫面呈現在世人眼前。

《世說新語》記載了一則大儒範宣兒時的囧事。範同學八歲那年在後園挑菜,不小心弄傷了手指,當下便嚎啕大哭起來。有記者自作多情地採訪他:“小盆友,是不是很疼啊?”誰知範宣當場正色道:“我不是因為疼才哭的,而是因為想到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有絲毫損傷’的祖訓!”

嗯,有種五道槓少年穿越了的感覺。

這條祖訓是《孝經》的中心思想。偽書《孝經》是後儒假託孔子之名撰寫的,將“孝”發揮到了變態的境界。

在孔子那,孝還比較正常,主要是用來論證“仁”的。在他看來,孝(敬愛父母)和悌(友愛兄弟)是人天生就有不證自明的情感,而將這種對親人的愛推及到朋友乃至眾生,就是“仁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