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書“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後來成為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但幕後推手林則徐卻並不希望以改革者的面目出現在鎂光燈下。他經常叮囑友人,不要將他寫有對比中西差距的私函給第三者看,後來在陝甘和雲貴總督任上,也絕口不提改革。因為公然承認天朝上國比“英夷”落後,在當時的輿論環境裡,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

因此,對林則徐的評價,蔣廷黻(音同福)一語中的:寧可讓主持清議計程車大夫睡在夢中,讓國家日趨衰弱,也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鬥——林文忠無疑是中國舊文化最好的產品。

更令人羨慕的是,林則徐死得非常及時,死在了赴廣西鎮壓太平天國的路上。要是命硬,晚死倆月,完美形象在某黨那就過不了關了。

新舊交替的時代呈現出的是一幅古怪的畫面。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主帥僧格林沁由衷地稱讚英法炮火:丈餘壕牆,竟可穿透;

湘軍悍將胡林翼見西方汽船溯江而上“迅如奔馬,疾如飄風”,因之“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

李鴻章的幕僚馮桂芬曾建議將舉人和進士的功名授予外國工匠。

而另一方面,章太炎的老師俞樾曾不止一次地憤然抨擊那些雖仍在讀儒學經典,卻孜孜以求西學的官員。

同治帝師、理學名臣倭仁更是不容置喙地指出,“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