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3節

熱門小說推薦

即便如此,成吉思汗要撼動中國也是非常難的,金朝反倒在他發家的過程中給予了關鍵的幫助。1189年鐵木真被本部貴族推舉為可汗時在草原上還沒有多大說話分量,塔塔兒、克烈、乃蠻部都比他的勢力強盛很多。1196年夏金朝右宰相完顏襄平定塔塔爾部叛亂,為酬謝克烈部的脫斡鄰勒(即王罕)和鐵木真的出兵助戰,冊封王罕為王爺,封賞鐵木真為“札不惕忽裡”(招討使或旗長,糺軍統領的官號),擁有了金朝正宗命官身份的鐵木真在草原上呼風喚雨才更得心應手。這裡不是故意貶低成吉思汗的傑出才能和個人魅力,當年的真實情況確實如此,草原各部由於歷代對中原皇朝力量的敬畏,通常擁有中原皇朝認可冊命的部族首領在遊牧人世界威望甚高。給成吉思汗家族樹碑立傳的波斯人不瞭解東方世界的這個傳統,後世西方的歷史學家也沒注意這個細節。

公元1208年金章宗去世後,史稱“柔弱鮮智慧”(膽小如鼠還又蠢又笨)的完顏永濟繼承皇位,草原之鷹成吉思汗才藐視和覬覦中原,這已是鐵木真統一漠北當選成吉思汗後兩年時間了。成吉思汗揮軍南下後,雖然金朝的皇帝懦弱無能,重臣裡野心家很多,領軍大將胡沙虎(又名紇石烈執中)與術虎高琪都不是好東西,戰鬥力最強的糺軍(遼金兩朝的王牌軍,遊牧人組成的強悍騎兵軍團)也反叛金人,但成吉思汗經略中原的實際進展和收穫也有限。攻擊弱小很多的西夏王國,蒙古人一樣沒少吃苦頭。

成吉思汗西征才是蒙古軍聲勢大壯、打出軍威和信心、獲取經驗與財富的關鍵之役。而花剌子模帝國在成吉思汗大軍衝擊下舉國覆滅的首要因素在於根基太不牢靠及擔任花剌子模軍主力的突厥人僱傭軍鬥志渙散。

耶律大石帶領不甘臣服女真的契丹人和屬部西進,於中亞建立了西遼帝國。漠北反擊戰中,留守的遼軍兵團與進攻的完顏宗翰大戰三晝夜而取得漠北大捷,但大石因形勢變化卻放棄了收復故國的計劃,徵調遼軍主力開赴西方強化力量。但是契丹人在中亞的統治水土不服,大石搬來的中國式中央集權皇朝模式不適應這裡的傳統(據說耶律大石廢棄了封建制,委派給任何貴族的騎士決不超過百人),他死後兒女又都年幼,所以孫子耶律直魯古當朝時被流亡投靠西遼的乃蠻部王子屈出律篡權。

日期:2011-09-20 21:05:13

花剌子模沙摩訶末(現代譯音叫穆罕默德)本是“菊兒汗”耶律大石的藩臣,“菊兒汗”是當年大西域人對西遼皇帝的稱呼,意為眾汗之汗。“天佑皇帝”耶律大石逝世後,花剌子模沙才逐漸成為統治中亞的帝國蘇丹。成吉思汗西征時,這個帝國才剛形成不過數年,內部矛盾眾多,連組織體系都不健全。花剌子模軍中堅力量的突厥族系僱傭軍沒有疆土概念和什麼榮譽感,遊牧人習慣打不過就跑和為錢財作戰,戰區的花剌子模國民也很多是工匠、商人和牧民,各城市又呈孤立散佈態而缺乏相互支援(中原是大片的農業區和城市),所以人數眾多的花剌子模軍對蒙古人的抵抗自然無法和以農夫為主的東方軍隊媲美,這個龐然大物在蒙古人突擊之下很快全面崩潰一點都不奇怪。

經過西征洗禮的蒙古軍團無論在士氣、信心、經驗、裝備還是技術上都比從前進步極大,掉頭再進攻中國時就顯示出更強的威力和效果。而分裂的中國猶自在內耗不已,撤到關內的金朝和倔強好鬥的西夏人“構難十年不解,一勝一負精銳皆盡,而兩國俱弊。”南宋更是不吸取聯金滅遼的教訓,幻想聯合蒙古人對付金朝,這才造成了蒙元入主中原的驚天劇變。即便如此,強大的蒙古軍聯合各路漢奸力量也花費了近半個世紀才滅亡南宋這個中原世界堅持到最後的農耕國家。

可以這麼說,是一系列重要的歷史條件與偶然事件成就了蒙古人的霸業。如果其中幾個因素沒有發生,八成歷史上根本不會有蒙古人什麼事,當然這樣也就沒明朝那些事和更後來的事了。

日期:2011-09-20 21:13:07

【歷史攪局者】

和從前的五胡、契丹及女真人截然不同,純粹遊牧風格的蒙古人完全是以征服者姿態進軍和統治中國的。

本來就在中原生活或者毗鄰中原而熟悉漢文化的五胡與契丹,受東北亞農耕文明影響很重的女真集團是打內心深處渴望和仰慕中原文明的。這些非漢勢力進入中原後並不刻意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和傳統,多主動學習中原典制,允許不同民族間通婚,政治上雖有國族、本戶等與其它民族的區別且優先本族利益,但統治者都認同漢文明“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古訓,國民的平等性處理的相對好,儘管有“士農工商”四民之分。

蒙古高原為大本營的遊牧化蒙古人要比他們原始和落後得多,西亞穆斯林文明、波斯文明又先入為主,所以蒙古人對漢家制度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可以說是不屑一顧的。即使忽必烈大汗遵循漢族習慣改大汗之國為元朝後,入主中原的蒙古人依然主要按照他們的辦法來改造而不是適應中國,野蠻與專制被他們充分發揚光大。

以征服者自居的蒙古貴族公然在中國推行其愚昧野蠻的民族歧視和國民等級政策,將國民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四等,蒙古人還要求臣民在君主甚至官員面前下跪,從前的中國是不興這奴才作派的,蒙元的政權架構含有諸多的奴隸制因素。

無論從民生福利還是從整個社會制度說,蒙元入主中原讓中國社會出現了歷史上極少見的逆進化,明朝復興的實際上已經不是經典的漢文明。當然有弊也有利,蒙古人的大統一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多元化,阿拉伯、波斯文明乃至歐洲文明元素得以大量流入中國,技術上因為東西方的交流而有較大進展。

日期:2011-09-20 21:15:31

【負福利朝代】

明朝修《元史》時間倉促,內容出於多人之手,因資料不足而大量錄入了元朝官方和官員的記錄(當年《蒙古秘史》尚未翻譯,其它西方的史書更不可能參考)。在保持諸多原始材料的優點同時,元朝的自美自誇和各族官員對蒙古人的拍馬屁之辭也被明朝人當成信史寫到書中了,好在今天有更多的研究資料可以讓我們不受古人謬誤的干擾而更清楚的瞭解元朝的社會。

①文化荒蕪

元朝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豐富,但是質量卻不高,格調也總體呈現低端化或平民化趨勢。元朝流行的不是高雅的詩歌文藝,而是文化修養相對低者喜聞樂見的說書、戲劇、曲牌和小說,這很說明問題。

蒙古人統治不過百年,其破壞學校、輕賤文明的行為卻嚴重敗壞了中國的國民教育傳統。史料中反映的普通老百姓名字一般都很鄙俗,阿貓阿狗之屬多多,這說明民間基層教育體系完全破產了,史書也記載了蒙古人統治下學校殘破殆盡的衰敗景象。民間文化人太少,文盲的家長給孩子取名字只好隨便亂起,而從前周圍人家熱心的儒士或讀書人總會給當父母的一些好的建議。在蒙元統治者看來,儒生和廢物差不多,所謂“就儒十丐”,儒生的地位只比乞丐強,低於對蒙古人顯得更實用的醫生、手工業者、獵手和匠人等。元朝中後期也行科舉,但是重視程度、科舉規模和選拔官員數量根本不能和從前的科舉制相提並論。

不過蒙古人重視實用技術,這方面元朝的進步倒是很顯著,中亞、西亞及歐洲的實用技術流入中原帶來了些新氣象。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這位末代皇帝就是個心靈手巧、技藝超卓的匠師兼工程師。

日期:2011-09-20 21:22:53

②狂徵暴斂

元朝統治階層以貪婪愚昧而遺臭萬年,其經濟政策與財政制度極其混亂嚴苛。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