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在電視中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放映隊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千村萬落,為廣大農民兄弟義務放映電影數萬場,極大地豐富了鄉村地區的業餘文化生活,受到了廣大農民弟兄的熱烈歡迎。
當然,播音員的聲音一定是“讚美式”的,畫面中的一張張笑臉也顯得格外的真誠。
但我卻笑不出來。
恰恰相反,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股憾意,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如鯁在喉。
當然,我必須要說,這是一件好事兒。
哪怕比城裡的上映時間略微滯後,千百萬農民兄弟免費在自家門口的大銀幕上看到了貨真價實的電影(鬧不好還會有幾部“大片兒”),肯定會很爽,“業餘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當然也會被“豐富”。
但是,這事兒也有不那麼好的一面。
恕我直言,我向來不太贊成過多的“義務”。
因為所有的“義務”行為,說白了都是一種“授人以魚”的行為,因此都是不可持續,無法長久的。
就是說,任何“義務”都不成“經濟”,不成“經濟”就難以持續。
甚至於說得再極端點兒,過多的“義務”其實是對“經濟”的一種破壞,儘管這種破壞是善意的,甚至是充滿了人性的光輝,令人感動與敬佩的。
就拿這個“農村義務放映電影數萬場”的事兒來說。
幾億農民,看了幾萬場電影,就算一個人只收五塊錢的票錢,那能收多少票房,蓋多少家影院,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