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樣,才能一方面滿足農民“就地進城”的需求,使大量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市民”,從而大幅減少“純農業就業人口”,增加絕大多數農民的致富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的發展騰出巨大空間,讓數量得到極大精簡的農民兄弟變身為“農業產業工人”,迅速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徹底下活“農業工業化”這步棋。
其二,只有“村中城”建設,才是徹底改變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局面的唯一途徑。
其實,我們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明確提出過大規模興建“小城鎮”的設想,而且也確實付諸過實施,取得了一些成績。
但是總的來說,這種“小城鎮建設”的結果還是不太“盡如人意”,存在著不少問題。
首先,由於廣大農民對“大城市”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情結:怎麼也是走出小山村了,要去就去大地方兒,不然還不如在家待著。
這種情結一方面導致了大城市裡“人滿為患”的局面,一方面又造成了大量小城鎮“無人問津”,難成氣候的結果。
其次,大量的“小城鎮”存在著較嚴重的“名實不符”現象。
雖說也叫“城”,可這“城”裡該有的東西,比如說水電暖、交通及商業設施、醫院學校等等,要不就是根本不具備,要不就是稀稀拉拉地瞎湊合,壓根兒就不是一個能“安居”的地方,這玩意兒誰願意搬來住啊!住進來還不得活活憋屈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