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領導生於甘肅,十七歲上大學之前一直吃玉米餅子。我們現在搞宴會或接待客人,只要他參加,那就不能點“粗糧拼盤”之類的菜。他一看到就生氣,這輩子實在吃夠了,認為我們在虐待他。“大包乾”解決了困撓中國人兩千年的吃飯問題,這個功績,怎麼評價都不過分。
大包乾也使農民流動成為可能。人們不用掙工分了,自己的田,一個勞力能種了,另外的勞力就可以外出打工了。實際情況是,農村“半勞力”即老人成了種田主力,青壯年大量外流。雖然80年代城市仍然用糧票,但對自由市場不再嚴格控制,只要有錢就不愁沒糧吃。
當時,外資企業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四個特區,僱人有限。私營企業還處於家庭作坊階段,用馬克思的話說叫“自僱勞動”,僱傭有限。城市服務業還處於個體戶、跑單幫的階段,倒爺們親自扛包擠火車,也僱不了幾個人。所以,農民流動主要就近,到鄉鎮企業和村辦企業。政府不願管理太多流動人口,流來流去的看著眼暈,所以也大力提倡這種“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就近打工。
總之,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用大邱莊的禹作敏的評價說:毛主席折騰農民,鄧小平讓農民自己去折騰。
當時的人們認為,農業繁榮是大包乾釋放生產力的效應。這個觀點不錯,但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當時處於短缺經濟。直到90年代瓜瓜果果都賣不出去了,大家才意識到這個原因的存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