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問:校長和校辦主任的工資差30%,他們兩個的無差別人類勞動是怎樣在工資中體現的呢?為什麼是30%,而不是40%或20%呢?花10年發明一個專利可以值100萬元,若研究9年便放棄了,這9年的人類勞動是不是沒有價值了呢?自然天成的風景沒有凝結任何無差別人類勞動,為什麼要收門票呢?門票是商品價格嗎?為什麼劉德華打廣告可以掙100元港幣,而我倒貼錢人家都不要我呢?如果勞動力存在差異,那麼我和劉德華兩人的勞動力價值和價格是怎樣決定、怎樣衡量、怎樣換算的呢?老師想了半天回答道:你這不是想跟我抬槓嗎?
總之,我就是這樣一頭霧水地開始了對經濟現象的觀察。
等我上了大學以後,正值九十年代中期。那時,小平南巡已經過了幾年了,中國已經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導向。既然實現經濟轉軌,經濟學教育就要跟上。可是中國長期以來的經濟學教材主要政治經濟學,這個東西是跟計劃經濟聯絡比較緊密。於是中國教授們一通黑忙,很快整出了不少西方經濟學的教材。政經和西經都是經濟學,為了區別才加了個定語。這兩種經濟學有很多東西是矛盾的。但是並行不悖,我們都要學。而且必須把觀點背下來,考哪門課就答哪一門,如果你用西經的觀點去解答政經的考題,那恭喜你死定了。這種弄法看似不合理,卻也很合理,就是把各種觀點都介紹給學生,讓你自己去辨析和思考。也就是這個時期,我開始關注中國的經濟。後來挺火的《財經》雜誌、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營報,當時都還沒有呢。當時我們比較喜歡剛創立的《中國經營報》以及南方週末的經濟類文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