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27 09:07:01
四
梵高在其生年,只售出一幅《紅色的葡萄園》,而且就這唯一出售的畫作也不是遇到賞識者,而是為心疼哥哥的親弟弟買走。誰能說這是梵高的藝術出現了問題?問題只有一個,是他生存的世界對藝術瑰寶的漠視。
在泰山苦修的兩位學術巨匠,同樣遭遇了這等尷尬。孫復,四舉開封府籍進士不第,退居泰山,毅然止步於科場;胡瑗,則前後七次應考,均以不中而告終。
年過而立,學已大成的胡瑗,於公元1033年果斷拒絕了自己第8次走向考場,而是將腳步踅向家鄉泰州。
息罷科舉之念,興舉教育之想。
這中間,當然有屢次碰壁科場之後的心灰意冷,也有隨著知識與閱歷豐厚對功名意識的淡泊,而尤為重要的是少年時就樹立的“以聖人自期許”的使命感在此時遽然發生作用。
胡瑗在《松滋縣學記》中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在他這個邏輯鏈條裡,興學辦校為教化之本,只有透過教化才能成就人才,而人才是致天下之治的關鍵。這就將自己的職業選擇與治國興邦緊緊繫於一處。
從孔子、孟子、荀子、王充、鄭玄、馬融、何休、韓愈等一路走來的歷代大儒,他們共同選擇了這條退而降帳授徒之路,目的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