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肯,1959年生,北京作協簽約作家,以《蒙面之城》奪得了第二屆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獎。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二分院,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詩歌作品,1984 -1986在西藏生活工作,有關西藏的系列散文使其成為“新散文”創作代表作家。主要作品長篇小說《蒙面之城》,《沉默之門》,現為《十月》雜誌副主編。長篇小說《蒙面之城》因用獨特的視角剖析了當代人的精神追求,受到讀者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成為暢銷小說,並獲得第二屆“老舍文學獎”。作者也被譽為當代極具探索意識的作家之一。
寧肯的全部作品集
《蒙面之城》作者是寧肯。高中學生馬格迷戀福爾摩斯、希區柯克,開始用一雙偵探的眼光看待周圍生活,秘密跟蹤周圍老師,同學,一無所獲,最後把懷疑的矛頭指向可疑的父親,對父親進行了一系列的秘密調查。種種跡象表明身為大學副校長、歷史學教授的父親並非自己生身之父。母親是幽閉症患者,馬格的調查使母親精神病復發,並與父親發生激烈衝突,最終使他放棄高考,走出蒙面之城,開始了長達七年的離家漂泊生活。作品不僅深刻切入了迷霧般的現實生活,而且道出了鮮為人知的飄零故事,展現了北京、秦嶺、西藏、深圳截然不同又寓意豐饒的地域生活畫卷,涉及原始藝術、詩歌、地下音樂,塑造了馬格、何萍、波羅、果丹、成巖、隊長等一批鮮明人物形象。敘事清晰,語言生動、準確、富於色彩,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另類長篇小說。
《沉默之門》作者是寧肯。牆上的風景是一張臉,中年人,佈滿細紋,可以想象早年的脆弱,但是現在類似岩石的圖案,片麻岩或頁岩。在河邊有水和無水的時候,我們看到某類相似的石頭,經常會想到一些人,想到自己,有時甚至會在水中照一照。是的,這是你的臉或者我的臉,別人的臉。我們是否在懷念年輕時代? 不,這沒有意義,我早已經接受自己。 我回憶,不是因為懷念。
《天藏》作者是寧肯。九十年代,大學青年教師王摩詰帶著內心的困難來到西藏,每天忘情於拉薩郊外高潔隱秘的自然風光,專注於內心的形而上的感受,引起同校藏漢混血女教師維格的注意。在維格看來王摩詰雖非寺院的修行者,但其精神氣質與寺院僧人幾無區別。維格介紹王摩詰認識了自己的上師馬丁格,兩人無話不談,經常一起去寺院拜訪馬丁格,就在兩人似乎進入了戀愛關係時,維格卻發現王摩詰與援藏女法官於右燕有著某種“特別”的身體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