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返回

搜尋 繁體

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作者 : 袁騰飛

《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作者是袁騰飛。《這個歷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這個歷史挺靠譜2:袁騰飛講中國史下》;第三部為《這個歷史挺靠譜3:袁騰飛講世界史》(注:將原《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3:袁騰飛說世界史上》和《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4:袁騰飛說世界史下》合併為一本,內容更紮實,更實惠)。其作者中國通俗講史領軍人物袁騰飛,被萬千讀者朋友暱稱為袁Sir,在《這個歷史很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中,他感情滾燙,以生脆而兇猛的語言,俏皮生動地講述了中國古代史,給千萬讀者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國古代史大普及。

最近更新 2020-04-14

從爵本位到官本位

作者 : 閻步克

《從爵本位到官本位》作者是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的重心是討論秦漢時的官僚等級制度。作者把官階研究的物件,定義為官職的分等分類和官員的分等分類兩點;基於品位一職位視角,提出了品位結構概念,用以觀察各種位階的組合、搭配和連結樣式;對品秩的構成要素、品位結構變遷的主要線索、官階研究的各個層面,進行了建構性的闡述。在此基礎上,《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對早期帝國品位結構的變遷,提出了一個爵本位,爵一秩體制,官本位的變遷模式,並從分等分類角度對之進行了系統論證。書中還利用新出史料,對秦漢官階史的若干要點進行了考證,使一些前所不詳的曖昧史實,如宦皇帝者問題、比秩問題等,得以浮出水面,並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釋。

最近更新 2020-04-14

雍正帝:中國的獨裁君主

作者 : 宮崎市定

《雍正帝:中國的獨裁君主》作者是宮崎市定。《雍正帝》是宮崎市定精研《雍正硃批諭旨》的重要成果。本書分七章論述了雍正時期的若干關鍵問題,涉及康熙末年的儲位之爭及雍正帝即位後翦除異己問題、蘇努教案與政教關係問題、文字獄與華夷觀念問題、以奏摺制度為核心的密探政治與君臣關係問題等,比較全面地概括了這位近世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獨裁君主的統治狀況,同時生動立體地勾畫出雍正帝勤勉與好勝、辛辣暴躁卻又充滿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最近更新 2020-04-14

劍橋德國史

作者 : 瑪麗·富布盧克

《劍橋德國史》作者是瑪麗·富布盧克。瑪麗富布盧克,曾在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學習,倫敦大學學院德國史教授,曾任德國曆史學會會長,倫敦大學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學院副院長。富布盧克在歐洲史比較研究和德國曆史研究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主要著作有:《虔信與政治:英國、符騰堡和普魯士的宗教與專制主義的崛起》(1983年)、《德國史(1918-2000):分裂的國家》(2002年)、《對專政的解析:東德內幕(1949-1989)》(1995年)、《大屠殺後的德意志民族認同》(1999年)、《史學理論》(2002年)《人民的國家:從希特勒到昂納克的東部德國社會》(2005年)《小城奧斯維辛:一般的納粹分子與大屠殺》(2015年)。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6·大結局

作者 : 龍鎮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6·大結局》作者是龍鎮。春秋的思想、戰國的計謀,至今依然深刻地影響著每一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翻開《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6大結局》,檢視中國人思維方式的源頭,時不時茅塞頓開,時不時眼前一亮。進入戰國後期,天下洶洶,列國之間用兵日益頻繁,年年大戰,血流漂櫓。而秦軍愈加強大,逐步攻陷關東六國的軍事要地。此時,秦國人才輩出,名將白起、王翦率軍斬首以百萬計,更輔以名相范雎、呂不韋和李斯的遠交近攻戰略和政治謀劃。自秦穆公年代開始的秦國統一天下大略,終於在一個名叫嬴政的年輕人身上得到了實現!翻開本書,檢視中國人思維方式的源頭,時不時茅塞頓開,時不時眼前一亮。

最近更新 2020-04-14

衚衕裡的姑奶奶

作者 : 定宜莊

《衚衕裡的姑奶奶》作者是定宜莊。本書走訪了祁淑洪、李清蓮、胡玉明等滿族旗人婦女,運用口述史料與文獻考證相結合的方式,將女性視角下老北京內城百年來的興衰更迭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在對這些飽經滄桑的旗人婦女進行採訪時,作者更多地關注她們的人生經歷,她們對老北京歷史變遷的感受與看法,以及那些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20-04-14

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

作者 : 易中天

《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作者是易中天。三國歸晉,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盪;最唯美的時代裡,真實、自由而漂亮地活著成了風尚標,中華文明展現出異樣的豐彩。

最近更新 2020-04-14

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

作者 : 傑弗裡·瓦夫羅

《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作者是傑弗裡·瓦夫羅。哈布斯堡王朝曾在十七世紀抵禦土耳其人的進攻,守護歐洲文明;當拿破崙軍隊在歐洲無往不利時,哈布斯堡王朝也是抵抗革命勢力的中流砥柱。但是十九世紀,民族主義浪潮席捲全歐洲,這個以多民族著稱的帝國,如何能夠繼續保有共主的地位?作者分析,這個古老帝國昧於現實,自不量力地走入與德國連手向全歐洲宣戰的窘境。原來自十九世紀後半的幾十年來,帝國的軍力、國力,早在底下諸民族的威脅、瓜分裡四分五裂了。當在薩拉熱窩的行刺事件發生時,哈布斯堡還自信滿滿地選擇用武力解決,而不是尋求外交斡旋,對危機的來臨絲毫不覺。哈布斯堡的愚蠢行徑,剛好正中歐洲各國的下懷,各國對戰爭早已躍躍欲試,只差沒有引信點燃。這印證丘吉爾說過的:歐洲的榮耀與安全竟繫於其最薄弱的環節上。開戰時刻,奧匈帝國轉眼間便潰不成軍,炮彈不足、訓練過的兵源不足、冷兵器時代的打法、估算錯誤的戰略、失去現實感的戰術,種種因素導致奧匈帝國只是把自己境內六成的男子送入碎骨機,連生病無法上戰場者也無例外。史家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人類等於在二十世紀初又經歷了一場三十年戰爭。一般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理解多半侷限於西戰線。本書作者試圖結合軍事史和外交史專長,呈現東戰線錯綜複雜的經過。一戰之後,世界局勢發生鉅變,兩個古老的帝國崩解奧斯曼土耳其和奧匈帝國,這本書從戰敗者的角度來閱讀一戰,也揭開少有人研究的東歐與巴爾幹的面紗。

最近更新 2020-04-14

袁騰飛講兩宋風雲

作者 : 袁騰飛

《袁騰飛講兩宋風雲》作者是袁騰飛。《袁騰飛講兩宋風雲》是中國通俗講史界代表人物袁騰飛巔峰之作,是由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鼎盛時期的最火講史節目《兩宋風雲》整理而成,本次由袁騰飛精心修訂再版,錢文忠作序推薦!袁騰飛以生動有趣的講史風格,告訴讀者:亡國之君宋徽宗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南宋開國皇帝趙構真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嗎?害死岳飛的,究竟是秦檜,還是宋高宗?為什麼說漢唐是可敬的,明清是可怖的,而兩宋是可愛的?一本書講透古代中國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全球通史(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

作者 : 斯塔夫裡阿諾斯

《全球通史(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作者是斯塔夫裡阿諾斯。本書分八個部分,四十四個章節,主要講述了世界歷史的進化,世界文明的發展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作者著眼於全球,側重於那些有影響的、促進歷史發展的歷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會、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歐亞大陸的原始文明、歐亞以外的世界、地區分割後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統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與成功等八個主要的部分。重點突出,主題鮮明,著重有三個主要的問題,即(1)歐洲擴張的根源;(2)歐洲擴張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歐洲的世界;(3)歐洲擴張的各個歷史時期:伊比利亞時期,荷蘭、法國、英國時期,沙俄時期。本書為下冊。

最近更新 2020-04-14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作者 : 錢穆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作者是錢穆。1952年春,錢穆先生應有關方面之邀,以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了五次講演。《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新校本)》即是先生根據講義整理而成,分別從政府的組織考試和選舉賦稅制度國防與兵役制度四個方面,對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治得失作出分析評說,是研究中國傳統政治及傳統文化的一本必讀書。

最近更新 2020-04-14

黃河之旅

作者 : 比爾·波特

《黃河之旅》作者是比爾·波特。《黃河之旅》是比爾波特繼《空谷幽蘭》和《禪的行囊》之後再次為廣大讀者帶來的充滿文化底蘊的行走筆記。書中記錄了比爾於1991年春進行的一次追尋中國母親河黃河源頭的旅行,在這次旅行中,他探訪了黃河沿岸的重要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憑藉著對中國文化的執著與熱情和對黃河之源的強烈好奇,比爾從黃河入海口出發,戰勝重重困難,最終到達了約古宗列盆地的黃河源頭。

最近更新 2020-04-14

性學五章

作者 : 江曉原

《性學五章》作者是江曉原。《性學五章》是關於中國性學史研究,分為《詩》《書》《畫》《藥》《人》五個篇章。西方有《古羅馬風化史》《歐洲風化史》《古希臘風化史》,本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來研究性學,堪稱中國性學史中國風化史。江曉原先生除了在學術領域成績突出,且自謂好古成癖,對歷史有特別的感情,性的歷史歸根結底也是歷史的一部分,自然也在其感興趣的範疇之內。他想要將其推進到學術研究的層次上去,於是利用空閒時間(碩士答辯結束後),發奮研究起中國古代的房中術,結果寫成論文∶《中國十世紀以前的科學性初探》,並於1986年在《大自然探索》雜誌上發表;遂又寫了幾篇學院派的性史論文在《中國文化》《漢學研究》(臺灣)等刊物上發表;繼而又出版了《性在古代中國》《中國人的性神秘》以及《性張力下的中國人》等書。可以說,性學研究,已然成為江曉原先生的第二專業。這樣一本學術與大眾兼具的著作,實在值得讀者一探究竟。

最近更新 2020-04-14

道教史

作者 : 許地山

《道教史》作者是許地山。《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時間為經,以教派分化為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道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全書所記時限始於道教產生前的秦漢社會狀況和思想淵源,止於當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所記內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經籍、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道教的節日、禮俗、聖地、遺蹟、建築、文學、藝術等等。在對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時,書中還對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的關係,作了深刻的分析,對一些重要史事和學術問題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最近更新 2020-04-14

賈志剛說春秋之七·孔子世家

作者 : 賈志剛

《賈志剛說春秋之七·孔子世家》作者是賈志剛。《說春秋之七孔子世家》是賈志剛說春秋的完美收官之作。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這是孔子生前吟唱的最後一曲悲歌。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四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七十三歲。一個肉體的孔子復歸塵土,一個作為聖人的孔子走向神壇,而這個符號化的孔聖人在20世紀的中國可謂命運多舛,到了21世紀他又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必急於給他戴上思想家、教育家等等帽子,且看他曾有過的卑微的夢想、他的成長,他悲喜交加、顛沛流離的人生;且看孔子及孔門弟子如何在列國爭雄的時代攪動春秋大勢。孔子不是一個完人,他不是神。但是,孔子是一個對中國歷史影響深刻的人。每一箇中國人的身上都可能流著孔子的血,每一箇中國人的骨子裡都必然留著孔子的精神。

最近更新 2020-04-14

四大門

作者 : 李慰祖 / 周星 補編

《四大門》作者是李慰祖 / 周星 補編。所謂四大門,乃是對四種靈異動物即狐狸(胡門)、黃鼠狼(黃門)、刺蝟(白門)和蛇(常門)的總稱,在華北地區廣泛流傳著關於它們的民俗信仰。這篇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本科論文透過深入的實地調查和訪談,自覺重視局內觀察法和民俗語彙,站在社會學、人類學和比較宗教研究的立場上,以嚴謹認真和超脫公允的態度,詳細地描述了北平西北郊一帶農民信仰的實際情形,進而討論了當地民眾所信仰的四大門宗教及其對於農民生活的重要意義,尤其著力分析其社會功能。論文寫成之後,在學界聲譽卓著,被認為超過了現在很多的博士、碩士論文水平,卻一直沒有公開出版。此次經典重提,實為初刊,以饗讀者。

最近更新 2020-04-14

尾頁

輸入頁數

(第3/8頁)當前16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