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嶽南
《陳寅恪與傅斯年》作者是嶽南。在20世紀初葉成群而來的學術大師中,有些是單打獨鬥,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界產生巨大影響而為後人所懷念;有的除個人輝煌的學術造詣,還留下了制度性的遺業(institutionallegacy),在學術界有著長遠彌久的影響力。前者當以陳寅恪為代表,後者非傅斯年莫屬。陳先後留洋十六載,通曉二十餘種文字;傅乃五四運動北京學生遊行總指揮,海外留學七年,與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共同度過了四年時光。二人學成歸國,陳氏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為聞名天下的四大導師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開南國一代學術新風。北伐成功後,被譽為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才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而教授的教授陳寅恪出任史語所歷史組主任。傅陳二人這一歷史性的聚合,開創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學術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隨著國共兩黨干戈相向,這對同學加姻親關係(陳寅恪嫡親表妹、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俞大綵乃傅斯年之妻)的曠代天才,被無情地阻隔在海峽兩岸遙天對望而不能相聚。最後的結局是:一個無聲地倒斃在臺灣孤島會議大廳,一個默默死於大陸嶺南病榻。並世成雙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間大地。本書敘述了陳寅恪與傅斯年成長、留學以及在動盪歲月中顛沛流離,執著於學術事業的艱難歷程,生動卓然地展現了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紀上半葉知識分子心路歷程與事業追求的心靈史詩,讀來感人淚下,令人悵然嘆息。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三島由紀夫,或空的幻景》作者是瑪格麗特·尤瑟納爾。《三島由紀夫或空的幻景》是法國著名作家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的代表作之一,此書發表於日本現代作家三島由紀夫(19251970)剖腹自戕後十一年,即1981年。這部篇幅不長的評論作品以才華橫溢而又極富爭議的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為物件,從三島的生活背景及與此密切相關的自傳體小說《假面的告白》起筆,大致按照其創作年代順序,依次介紹分析《禁色》、《金閣寺》、《潮騷》、《薩德侯爵夫人》、《憂國》等三島主要的小說、戲劇和電影作品,尤其在四卷本小說《豐饒之海》上揮灑了濃墨重彩,同時探討導致三島不懈鍛造體魄的深層原因、他的政治思想和行動,以及他對切腹的執迷,勾畫出三島由紀夫從少年得志走向最終歸途的過程。如作者在分析中所點明,這本書並不是一篇敘述作家生平軼事的傳記,而是以作品為基石和導向,探尋作家的精神歷程的嘗試。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瑞·蒙克
《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作者是瑞·蒙克。維特根斯坦,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語言哲學的奠基人。本書以時間為線索,運用大量生動、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描繪維特根斯坦獨特的精神世界以及傳奇的一生,堪稱一流的思想傳記。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李小龍
《生活的藝術家》作者是李小龍。他是戰無不勝的功夫之王,卻深諳玄妙的東方哲學,用無為的道家思想詮釋功夫的真諦。他是叱吒風雲的好萊塢巨星,卻厭倦浮華喧囂的名利場,在寧靜的自我思省中探求人生的真理。翻開本書,你會遇見一個不一樣的李小龍。一直以來,李小龍都以一個功夫高手的形象聞名於世。但本書卻告訴讀者,李小龍絕不僅僅是一介武夫,他還是出色的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詩人、藝術家、演員、社會學家和靈魂的探求者。他有著明確的人生追求就是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都力求完美,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在本書中,李小龍暢談了他對功夫的獨到看法和對人生的精妙洞見。這些鮮活的文字透過時空,將一代功夫之王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再現於讀者面前。翻開這本書,聆聽李小龍生命的交響曲,揭秘他傳奇人生的智慧源泉。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王鼎鈞
《昨天的雲:回憶錄四部曲之一》作者是王鼎鈞。這是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的第一部,寫故鄉、家庭和抗戰初期的遭遇。作者對家鄉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及種地勞作信手拈來;同時將個體的遭遇置於宏大的社會背景中,以小見大,在樸素無華中顯示出一種深度和力量。用等待一輩子的自由寫盡20世紀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齊邦媛、朱西寧、楊照、高華、王奇生推薦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對日抗戰時期,我曾經在日本軍隊的佔領區生活,也在抗戰的大後方生活。內戰時期,我參加國軍,看見國民黨的巔峰狀態,也看見共產黨的全面勝利,我做過俘虜,進過解放區。抗戰時期,我受國民黨的戰時教育,受專制思想的洗禮,後來到臺灣,在時代潮流沖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裡解構,經過大寒大熱、大破大立我的經歷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現在,就是叫我做個見證。抗戰、流亡、內戰、白色恐怖當時天下已亂,但這四部回憶錄脈絡清晰,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焰山似的動盪年代,讀來彷彿章回小說,精彩故事一個連線一個這,其實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與血淚換來的!難得的是作者並未將回憶錄寫成自己血淚控訴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識,以文學的求美、史學的求真、哲學的求解將血淚化成明珠,以呈現一代眾生的存在,試圖喚起今人對那個時代中國人最重要的集體經驗的關注和了解。不見煽情,不見吶喊,平心靜氣,卻有史詩般的壯闊和觸及靈魂的力量。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王鼎鈞
《關山奪路:回憶錄四部曲之三》作者是王鼎鈞。這是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的第三部,著力描述不同身份、不同階層、不同地域之間各色人物的面目與選擇,以此來對應和詮釋被意識形態長期遮蔽的真實歷史,觸及與國共內戰相關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並透過親身體驗的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行為方式之差異,揭示一方敗退一方勝利背後的謎局。戰爭給作家一種豐富,寫作的材料像山一樣坍下來,作家搬石頭蓋自己的房,搬不完,用不完。內戰、抗戰永遠有人寫,一代一代寫不完,也永遠不嫌晚。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三部,記錄作者在國共內戰時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作者身在國民黨軍,歷經遼瀋、平津兩大戰役;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軍俘虜,經歷俘虜營訓練,穿著解放軍服,徒步膠濟鐵路全線至青島到上海,最終遠走臺灣一路上,對照、危機、衝突各自延長,互相糾纏,滾動前進,驚心動魄。作者將這四年的憤怒、傷心、悔恨蒸餾、昇華為一部超越政治、階級、個人得失恩怨的獨特回憶:國共好比兩座山,我好比一條小河,關山奪路,曲曲折折走出來,這就是精彩的人生。作為歷史學者,我對文學家寫的回憶錄素來比較警覺甚至排拒,而《關山奪路》卻讓我感到意外的驚喜。文學的求美、史學的求真、哲學的求解,王鼎鈞先生以回憶錄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現出來。不見煽情,不見吶喊,平心靜氣,卻觸及靈魂。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王鼎鈞
《文學江湖:回憶錄四部曲之四》作者是王鼎鈞。這是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的第四部。從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撤退去臺灣,到1978年移民美國,作者用三個十年,從個人的視角感受和記錄了臺灣的大歷史和一己的小悲歡。作者親歷的文學江湖是臺灣風雲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時期的心理疲憊,及臺灣經濟起飛我寫回憶錄不是寫我自己,我是藉著自己寫出當年的能見度,我的寫法是以自己為圓心,延伸半徑,畫一圓周,人在江湖,時移勢易,一個圓畫完,接著再畫一個,全部回憶錄是用許多圓串成的。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四部,描述了1950-1970年代在臺灣由文學、政治和特務交織組構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獨特經歷,使他可以在局內觀察理解當年文藝政策執行者的真實關懷與具體困擾,也可以從局外洞悉各方勢力交錯產生的矛盾緊張,使得這段詭異卻現實的文藝歷史,在書中明白彰顯。作者所親歷的這個文學江湖同時也是臺灣風雲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時期的心理疲憊,及臺灣經濟起飛、反攻大陸的宏願成為笑柄之時無奈地選擇落地生根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苦鄉
《刀刃上的明朝權臣——嚴嵩》作者是苦鄉。嚴嵩(1480年-1567年),明朝權臣,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權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旋病休歸裡,讀書8載,詩文峻潔,聲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還朝復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顯陵,歸而極言祥瑞,明世宗喜。幾年內先後遷其為吏部右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後改任吏部尚書。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賀萬壽節至京師。時值廷議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銜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詞,取得寵信,加為太子太保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自傳:被遺忘的科學巨匠》作者是尼古拉·特斯拉。發明,是一種信仰;發明,是一種生活方式。今天,我們熟知愛迪生,我們熟知達芬奇,我們又有誰知道他一位幾乎被世界遺忘的科學巨匠,一位唯一能與達芬奇齊名的天才特斯拉天賦異稟的科學巨匠尼古拉特斯拉一生成就非凡,為人類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卻深藏功與名:曾十一次被授予諾貝爾獎,九次讓賢,二次拒領。直至今日,他的一系列發明仍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類歷史的程序,改變著人們對當下世界的認知。《特斯拉自傳》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親筆撰寫的自傳,在書中,他親述了其1000多項偉大發明的過程與心路,客觀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傳奇的一生,並揭開了愛迪生將其視為最大勁敵背後的真相。《特斯拉自傳》以其少年生活為開頭,又以其對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體現了一位發明家、科學家的歷史責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發明都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維護世界和平。天才的一生,註定是不平凡的,除了擁有驚人的想象力和能感知一些常人難見到的奇特景象外,各種疾病和災難也常纏繞著這位科學巨匠。但每一次,他都憑藉堅定的毅力與過人的智慧克服困難、絕境逢生,並因此變得越來越強大。為了使讀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本書內容,同時對特斯拉和他的發明有更多的認知,譯者在翻譯本書前精心蒐集了大量的關於作者的資料與資訊,併為本書配了不少插圖,希望以此能加深人們對這位科學巨匠的認知,並讓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紀念他和他的偉大發明。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李睿
《曼德拉的傳奇人生》作者是李睿。納爾遜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於南非特蘭凱斯。先後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主席。於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總統,是南非首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本書從曼德拉的童年開始,記錄了他從酋長繼承者,到青年領袖,直到入獄27年,並且在出獄後成為首位南非總統的傳奇人生。帶領讀者去認識去喜歡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愛戴的自由戰士。向讀者傳達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關河五十州
《民國總理段祺瑞》作者是關河五十州。民國初年,作為繼清朝滅亡後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北洋政府的統治時期,是中國近代承前啟後的一個重要時代,這一時期有著新舊秩序變更的動盪和混亂,但也是中國思想解放、踏入國際社會的開端,更是中華民族資本積累的黃金時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譽的段祺瑞,也是這一時期主導中國政壇的弄潮人物。他曾助袁世凱練北洋新軍,而後以此縱橫政壇十五載,一手主導了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在革命者眼中,他是反動的軍閥,但他於國家卻有三造共和的功勞;雖出身行伍,卻極為尊師重道;他於各派軍閥間縱橫捭闔、爭權奪利,卻又為政清正廉潔,頗具人格魅力,號稱六不總理;他極重民族氣節,即使在下野落寞之中,仍拒絕日本人以權勢拉攏收買。本書生動地記述了段祺瑞傳奇跌宕軍政生涯,如實還原了民國初年動盪而弔詭的歷史風雲,對於民國初年各派政治勢力的角逐合縱也給予了頗為精彩的評說。對於段祺瑞,這位在舊道德薰陶下的軍政界的精英人物,在新的秩序調整與時代大變局下,他的人性展現、他的作為與取捨、眼界與侷限,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關河五十州
《謀帥劉伯承》作者是關河五十州。劉伯承是震撼20世紀中國軍界的一代名將,早在護國戰爭、護法戰爭時期就以軍神聞名;在中國共產黨的軍事將領中,他的資歷也少有人及。他不僅是八一南昌起義的參謀長、紅軍時期的總參謀長,還是抗戰時期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的司令。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過彝區、千里躍進大別山,他一生經歷戰事無數,長於謀略,深得對手的敬畏。另外,在十大元帥中,劉伯承的特色是從工農紅軍學校校長當到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是名副其實的將軍的校長。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霧滿攔江
《笨人的成聖之道:曾國藩》作者是霧滿攔江。曾國藩這個人,就是一個在錯亂的時代,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明白的人。公正地說,曾國藩絕不是一個機靈的人,與常人相比,書呆氣更濃重。而最終他又突破了制約書呆子的終極困境,把書本中的抽象理論,與現實的生活相結合,終於石破天驚地破門而出,始成一代宗師大家。這其中的每一步路,都浸透著令人驚訝的人生哲思。本書從更人性化的視角,呈現了一個活得明白、有血有肉、時而表現出人不忍欺的憨厚,時而流露出權力者的機詐的曾國藩。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弗蘭克·威·阿巴納勒
《有本事來抓我吧:一個詐騙犯令人驚異的真實故事》作者是弗蘭克·威·阿巴納勒。作者弗蘭克威阿巴納勒從小父母離異,他隨父親生活。忙於生意的父親對他疏於管教,他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泡妞。由於囊中羞澀,他開始用信用卡詐騙,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開始了職業詐騙生涯。他先後冒充過飛機駕駛員,兒科醫生,律師等,用各種手段詐得幾百萬元的美金。二十一歲前他的劣跡就已遍佈全美乃至許多國家,成為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通緝的要犯。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奧爾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林,一座城市的記憶》作者是奧爾罕·帕慕克。《伊斯坦布林:一座城市的記憶》書寫的既是一部個人的歷史,更是這座城市的憂傷。對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林一直是一座充滿帝國遺蹟的城市。這個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滲入少年帕慕克的身體和靈魂之中。如今作為作家的帕慕克,以其獨特的歷史感與善於描寫的傑出天分,重訪家族秘史,發掘舊地往事的脈絡,拼貼出當代伊斯坦布林的城市生活。跟隨他的成長記憶,我們可以目睹他個人失落的美好時光,認識傳統和現代並存的城市歷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傷。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關河五十州
《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作者是關河五十州。《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在創作時參考和挖掘了許多極有價值的珍貴史料,尤其對相關的中日史料進行了對比研究,對於張作霖的性格特點、人生際遇和當時民國光怪陸離的歷史事實,給予了全方位的新鮮解讀。
最近更新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