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想和潘安圓房就在這門的兩側掛上兩盞紅燈籠,如果不想圓房就掛上兩盞綠燈籠。
這九天裡這扇門十分常綠,只有兩天掛了紅燈籠,在奴才告知潘安燈籠的顏色之後,潘安就沐浴更衣從那小門過去陪長公主春宵一度,可以說十分像現代的約、炮。
而且還是由著女方心思,對男方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那種。
潘安終於知道為啥這麼多公主和駙馬要麼和離要麼形婚了,這平常的相處模式也太挑戰男人尊嚴了,就算這個男人再愛這個公主,再能忍著,時間長了要麼心裡變態要麼就是忍不了出現上述兩個結果。
這圓房簡直就跟皇帝侍寢似的,想哪天哪天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潘安這兩次去雖然說面上情緒不顯,但是對待長公主的態度明顯冷淡了不少,他現在就是走個面子事,想著睡覺這種事吃虧的反正不是自己,愛咋咋地吧。
讓他更無奈的是第一次去公主府過夜的時候好在完事之後還能在那過夜,兩人同床共枕一夜好眠,第二次長公主就以潘安在他身邊睡不著覺在行完周公之禮以後就讓潘安回駙馬府睡了。
當時潘安的心裡簡直有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他一句話都沒有說直接草草穿上衣服就離開了。
並且在下一次長公主殿下再一次掛上紅燈籠的時候,潘安以身體不適為由直接推脫了,他又不是個播種機器,情緒都如此排斥了,還能面不改色地和人享受魚水之歡,不光長公主殿下對於這種事情看心情,他也是看心情的好嗎。
歸寧之日時兩人的狀態就不如新婚當天甜蜜了,不過畢竟是經歷過肌膚之親的兩個人,相處狀態也還算可以,因此當潘安和長公主殿下面見皇帝和皇后時相處還是比較和諧的,算是順利地過了這一關。
在歸寧之後潘安就送潘家眾人上了回鄉的船,在碼頭之時潘爺爺面對他的神情頗為複雜,不過最後還是什麼都沒說,嘆了一口氣就要離開。
潘安可不想老人家高高興興地來,帶著滿腹的糾結和複雜的情緒離開,要知道潘爺爺和潘奶奶如今的年紀也不小了,說不準這次一別就是最後一面了,於是他拉著老人家的手寬慰了潘爺爺許久。
在向潘爺爺承諾她會盡量改善和長公主之間的關係,不會委屈自己,必定會努力在京城打拼成為他的驕傲,潘家的支柱以後,潘爺爺算是被安慰到一些。
活到他這個歲數,很多事想的比較開了,人生哪那麼多一帆風順呢,必定是要經歷許多挫折和磨難的。
潘安說了要和長公主改善關係,但是他清楚兩人之間的狀態是他們身份背景的巨大差距造成的,如果他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諸侯,長公主不會以如此理所應當的態度面對他,他也不會對長公主如此忍耐,這就是夫妻之間不平等的地位造成的。
為了把這些糟心的事情拋在腦後,潘安果斷選擇了把無盡的精力用於奮鬥事業之中,他手握金手指幹嘛要這麼甘於平凡。
想想他在成婚之前幻想著可以和長公主每日彈琴說愛,飲茶弄花,做一對心靈相通神仙眷侶,為此他花光了所有的技能點就為了提高一下才藝方面的技能,當長公主不光欣賞他的臉,也可以欣賞他的才華和內在時,他們彼此之間才能互生情愫,這樣才是健康的夫妻關係。
他不介意先婚後愛,但是現在來看,他之前的準備算是白瞎了,因為長公主殿下除了睡覺以外還沒想在別的時間內和他相處,而且這睡覺還不包括單純的睡覺,就是不單純的那種,活讓潘安覺得自己當了男公關。
幻想中的美好婚後生活沒有發生,潘安就更加沉迷於翰林院龐大的書海當中了,幾乎是吃喝睡全在翰林院,有時十天八天才回一次駙馬府。
而長公主殿下對於此事也沒發表什麼意見,畢竟他們自從成親以來說話的次數極少,除了床榻上的情亂之語,正經說話還沒超過十句,這狀態可以說是相敬如冰了。
潘安自打沉浸在翰林院的書海之中,越來越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了,因為翰林院的藏書品種十分的雜亂,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說實話,作為穿越人士潘安對於四書五經的興趣真是不大,他承認這九本書確實蘊含了人類的大智慧,是非常值得研讀的經典讀本,但是他的興趣並不在此,他更喜歡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因此這段時間以來大量閱讀他感興趣的不同型別的書讓他感受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的精髓所在。
而潘安現在所做的就是要挑出自己感興趣的一類,綜合目前所知道的雜七雜八的知識,再借助學習機裡書本上一些比較先進的只是,編纂一本書籍。
這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量,也是一個可以名留青史的事情,潘安做的極為認真,他大量閱讀各類書籍,就是在給自己找方向。
第126章 方家
關於著書這件事,潘安考慮了許久,打算寫一本農作物方面的書籍,現在人們發現的可食用的作物與後世相比還差很多,而且還有很多謬誤,例如茄子、土豆有毒這種說法,一個是以訛傳訛,一個是沒有掌握好吃的時機,土豆要是長芽了當然就不能吃了,說起來還是常識性知識太少。
在現在這個時代,人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吃飽和穿暖,作為吃貨民族的一員,潘安打算從食物下手,把目前能在華夏這片土地上找到的,能食用的植物、作物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詳細描述一下它們的形態、生長習性、分佈以及口感和怎樣食用之類。
手握學習機這個作弊器,再加上游學的經歷使得他的閱歷更加豐富,雖然他只打算在京城附近實地考察,但是那些南方甚至西北、西南的植物他也不會完全不顧現在是否有沒有就胡亂寫上,他會參考各類古代典籍,在檢視後世一些相關書籍,確定那些外國引來的品種或是雜交的變種不會攙和進來。
這是個不小的工作量,自打做了這個決定以後,潘安回駙馬府的時候就更少了,不過他也未忽視了長公主殿下,有時就算回來已經很疲累,也會去長公主那裡打個照面。
他們一日未和離,這夫妻就得做一日,而他也得盡到做丈夫的責任,索性長公主殿下也是個性子極冷的人,他們見面一直沒什麼話聊,一個個不喜言語,一個不想熱臉貼冷屁股,所以見面也是不冷不熱的,長公主殿下偶爾會讓潘安履行一下夫妻之間應盡的義務。
這點讓潘安驚訝了一下,畢竟長公主殿下是女子,這還是古代,居然會主動提出來讓丈夫與她行周公之禮,不過在公主能養面首的時代,這種風氣下就算長公主沒有沾染這種風氣,但是想法開放些還是可以理解的。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