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王鈺在一個月之前的鄉試中取得了頭名,現在人人都稱一聲王解元了。
可謂是揚眉吐氣了,王鈺這三年學識進步得不是一星半點,縣令看他這鄉試如此出息,讓他也去會試試試,覺得王鈺如今的水平還是不錯的,考不上積累下經驗也好,也是怕王鈺一下子成了解元驕傲起來,之後的學習不在塌下心來。
所以這次潘安侄子的百天他也過來祝賀,說是來祝賀,其實是過來找潘安商量趕考的事情。
王鈺現在一掃之前的鬱氣,整個人意氣風發,雖然因為這些年鍛鍊過度,整個人非常結實,不過線條很好看,放在現代就是典型的肌肉型男。
潘安在前世就喜歡這一款,不過這輩子他做了男人以後,對男人沒啥想法,畢竟人家有的他都有。
王鈺今年已經二十四了,現在還沒娶親,本來鄉試落榜以後王家是要給王鈺娶親的,但是那之後王鈺就拜了縣令為師,縣令覺得王鈺還不用急,大丈夫何患無妻,讀書人娶親晚的多了。
如今王鈺鄉試一舉拿下解元,這親事更不用愁了,家裡都要被媒婆塌破門檻了,這時候王鈺的娘反而不急了,說是等王鈺考完會試再說,要是會試中了,榜下捉婿的人家就沒有一般人家。
就算沒中,回來也能好好挑一挑。
如今已經接近十一月份,雖說從武安縣趕路到北京大概一月左右,但是還要防止路上遇到意外耽擱時間,而且到了京城還要適應一段時間,所以定是要早些走的。
今年這是又不能在家中過年了,潘安和王鈺商量過後決定十天以後出發,走一段水路,還能快些,到時候等天氣再冷著水面結了冰,想這麼走就不行了。
今年潘安的親事是不著急,無論多少媒人過來提,都一律拒絕,就說潘安醉心讀書,不考取功名不娶親。
但是家中三丫和四丫已經長起來了,三丫今年十四,四丫十三歲,轉眼今年還有兩個月就過去了,到時候三丫就十五了,如今女子十六就能成親了,所以這也能張羅起來了。
三丫從小就機靈聰明,老早就求了周氏送她去繡莊學刺繡,她又學的快,現在手藝很是不錯,有門技藝在手以後在婆家就立得住。
現在早早就在家繡嫁妝了,潘家出了兩個有功名的,雖說都不是三丫的親哥哥,但是堂哥也是哥,有兩個出息的哥哥,三丫的婚事也不愁,可以好好挑挑。
潘安知道,這些堂姐妹裡就三丫最精明,這丫頭就不是個能吃虧的,無論嫁到哪她都有手段能立得住,過得好,實在不行這不是還有孃家,有孃家的堂哥撐腰,她就差不了。
四丫只比三丫小一歲,現在也在相看呢,明年也十四了,早點定下個好人家,過兩年就能嫁過去。
不過四丫是二嬸的姑娘,王氏對她很不上心,現在更是把六丫扔給她照顧,看那樣子不想四丫早出嫁,不然她就得自己照顧六丫了。
四丫這性子和三丫完全相反,是個木訥老實的姑娘,這樣看四丫一點不像二房的人,三丫一點不像大房的人,她們兩個換一換更讓人相信那是一家人,性子相近。
雖然看著三丫是比四丫條件好些,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但是提親四丫的人家卻是普遍比提親三丫的條件要好。
畢竟四丫還有一個已經是童生的親哥哥,大房目前雖是有了男丁,但是四柱年紀還小,長成也得十幾年,以後出息不出息也說不好,因此在潘家這兩個待嫁女卻是四丫更搶手些。
三丫因此頗為氣悶,時不時就和四丫鬧小脾氣,不過這些女孩子們的往來潘安也沒過多關注,只是因為婚姻大事所以他在潘爺爺和潘奶奶談的時候聽了一耳朵。
且不說這些女娃以後嫁人如何,潘安當頭就是要收拾東西準備出發了。
第96章 上京趕路
越是臨近出發的日子潘安越覺得了有些緊張,前幾次考試潘安都沒有這樣的心情,可能是因為這是最後一站了,相當於高考,這麼最後一哆嗦,是虎是犬就看這一次了。
這一次潘安可是帶了不少的盤纏,畢竟去的時日太多,不過現在家中不比從前,富裕了太多,光是這兩年收上來的上百畝田的租子就不是小數目。
潘爺爺又把中公的錢大多都拿出來給了他,所以這次的銀錢還是比較充足的,除了考試他就沒有了別的後顧之憂。
好在潘安的家地處華北,離京城不算遠,就一個月的路程,那些南方學子就慘了,得提前半年一年就開始趕路,例如江澄,潘安在半年前就收到他的來信,那時他就寫信說自己不日出發,大家京城再見。
等到出發那日,王鈺不光是自己少來,和他一起過來的還有陳貞的哥哥陳韜,當年他們一同中舉,這次一起上京趕考,大家頗為高興,見面就很有話題。
陳韜本就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身為陳家嫡長子,他一直是被當做下任家主培養的,當年他和陳父一起去上任,看樣子在他縣令叔叔的幫助下也拜得了名師,如今舉止風度更勝當年。
在與陳韜的談話中潘安得知陳貞雖然鄉試再次失利,但是畫技進步十分大,現在在府城也是有了些名氣,整天和他師父過著悠閒的田園生活,十分自在。
潘安上次和陳貞見面還是在遊學回來後,在拜會師父以後,順便就在回家前約了陳貞見了一面,如今過了一年,陳貞應該變化不大。
不過最讓潘安驚訝的訊息就是陳貞定親了,明年結婚。陳貞比潘安小兩歲,今年十八,不過再有一個多月過了年就十九了,也是到了娶親的年紀。
潘安猶記得第一次和陳貞的見面,陳貞被人欺負,哭得和個小姑娘似得,性格很是怯懦,前兩年和潘安王鈺一起練武,身材不那麼瘦小體弱了,性格也開朗了不少,不過他還是心思敏感的個性,不知陳貞要娶的是個什麼樣的女子。
想著潘安就問了出來,王鈺也很是好奇,看樣子他也是剛剛得知這個訊息,王鈺這幾年一直在家鄉這邊,和陳貞的聯絡更多,連他都不知道,看來這事情剛發生不久。
結果不出所料,就在前幾天剛剛定親的,陳韜在弟弟定親以後就趕了過來,陳貞定親的女子是光祿寺典簿徐大人的嫡么女,這位徐大人正七品的官,比陳貞的爹正好高一級,是個文官,陳貞因畫與這位徐大人的么女結識,然後就有了之後的事情。
看來也是一段美談,他為好友找到紅顏知己感到高興。
三人有說有笑這就開始趕路了,他們得先去臨江縣,在那裡坐船去京城,臨江縣裡武安縣不算近,快些趕路大約有三天路程,三人之中就潘安這冷清一些,在上京之前他爹給他買了個書童,這次去京城潘安就方便了不少,很多事都可以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