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電視電腦上看過蘇杭美景,現在來到古代自然是要看原生態的了。
蘇州出名的不光是才子,還有美人,這裡的青樓不少,還有各地慕美而來的人,因此關於青樓方面的訊息可以說在蘇州傳播極盛,什麼怡紅院的頭牌和孟解元相好了,世家李公子和柳知府的兒子為了知香院的小桃紅打起來了,各種桃色緋聞。
這裡夜景極美,潘安在這呆了兩日忍不住租了一小船遊湖,欣賞兩岸夜景,晚上游湖的人相當不少,還有青樓女子坐在船舫上招攬客人,潘安姿容出眾,站在船頭總被過路的青樓女子調戲。
然後潘安十分穩,既不害羞也不搭茬,只是淡淡一笑,船伕心中默默對他讚賞,這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本人啊。
蘇州園林也是一大看點,例如說最出名的拙政園,如今的主人是當地一名士,經常在拙政園舉辦文會,不過潘安初來乍到,蘇州這裡又是名人輩出,他還沒有被邀請的資格。
在這呆了五天潘安還沒接觸到什麼文人,這算是他融進當地文人圈最慢的一次了,畢竟文人多也不是滿大街都是,就算在大街上碰到了文人打扮的人潘安也不能上去就和人搭訕,問人家能不能代為引薦他參加文會吧。
這天也算是讓潘安找到了一個契機,店小二和他說今晚要舉行花魁大會,參加的文人雅士還是很多的,今天過後就會出不少詩詞,這種節目作詩的人不在少數,潘安要是能技驚四座也是可以獲得大家關注,進而融進文人圈的。
只可惜潘安最不擅長作詩,寫賦倒是還可以,潘安也是無可奈何了,實在不行就做一首短賦吧,這邊的文人十分盛行簪花,雖然文人簪花是全國各地的文人都會做的事情,但是不會到隨便出個門都簪花的地步,但是蘇州這裡卻是盛行得很,出門不簪花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人。
做女人時都沒簪過花的潘安有點無奈,因為今天的盛會鮮花賣的十分火,品相好的基本都被挑走了,潘安覺得自己簪個大紅大紫的花也太醜了點,於是挑了丁香花簪上了,又小又素雅,看著不怎麼顯眼。
這屆花魁大會說白了就是選花魁,有文人攙和進來這事就多了幾分風流少了庸俗,這花魁不光得長相出色,更重要的是得懂琴棋書畫,去年選出來的花魁其實容色只是中等偏上,但是極有文采,所做詩詞被人大加讚賞,因此被選作了花魁。
今年競選花魁的共六十三位姑娘,都是蘇州各大青樓推選出來的,白天的時候姑娘們先坐在花車上游街,有的撫琴,有的跳舞,有人只是靜靜坐著任大家欣賞。
這也算是先讓廣大人民群眾鑑賞下顏值,知道各位姑娘長得什麼樣,畢竟晚上花魁大會能進去的人不是富商紈絝就是文人雅士,這樣一露面,等到花魁選出來廣大老百姓還能回憶下模樣,更有參與感,這也是增加話題度的好手段。
果然上午游完街,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各位花魁候選人,去年的花魁今年的支援率也很高,潘安聽著很多人誇這位姑娘天仙下凡。
說實話,按照潘安的審美這位姑娘在這六十三位候選人中相貌連前十都排不上,但是她獨樹一幟,打扮得十分素雅,就靜靜往外一站,不苟言笑,什麼也不表演,很有高冷範,不像其他姑娘穿的妖嬈,雖說也有幾個人學她這樣,但是沒有她這般的韻味。
通俗點說就是這姑娘和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大家能看出她的獨特,再加上氣質加成,就覺得她很好看。
但是妖媚也有妖媚的味道,有一位一身紅紗的姑娘呼聲就和這位前花魁不相上下,那相貌那身段是真的誘人,但是到了許多百姓嘴裡就是狐媚。
潘安對晚上的花魁大會還是挺期待的,看個熱鬧也挺有意思。
到了晚上就發現這狂熱粉絲不管什麼身份舉動都挺瘋狂的,這花魁的評選主要是看現場大家的投票,分為文、才兩個階段,第一個是文試,無非就是對對子作詩,第二個才試就是表演個人才藝了。
第一場是文人的主場,不光文采出眾的青樓娘子可以一下子成名,不少寒門子弟也可以通過出眾的表現被人關注。
潘安在下面也是躍躍欲試,看這場面還挺有意思,他這一桌子的人都是同他一般只有功名但是沒什麼背景的,隨著氣氛高漲,大家也聊開了些。
第92章 遊學(十三)
潘安旁邊這位二十出頭的樣子,言談舉止帶了幾分輕佻,雖然他行為舉止挺正常的,就是那眼神和做派讓人覺得有點紈絝的味道。
這人和潘安搭了幾句茬,潘安得知他出身商賈之家,可能是因為在讀書方面的天分很高,科舉之途十分順利,潘安十七歲成為舉人,他也不遑多讓,與潘安同年考中舉人,只比潘安大了一歲,今年十九。
可能是年少成名的緣故,這位名叫江澄的青年老早便流連於風月場所,可謂是人不風流枉少年,這六十三位參選花魁的青樓女子的資訊他是信手拈來,據他所說這裡面有一半都是他的相好,然後和潘安神侃哪位姑娘腰細腿長,面板順滑。
潘安覺得這廝和其中的姑娘有些皮肉牽扯他是不懷疑的,這一半就是有些誇大了,純屬吹牛,潘安對這些姑娘的興趣不大,聽他說得起勁,旁邊幾人有的自詡正直,挺直身子故意不看這邊,但是聽沒聽就不好說看來,還有的乾脆圍到江澄身邊聽著他說。
幾人一邊說著閒話一邊對臺上的姑娘進行品評,直到身邊的潘安起身,他們才把注意力轉移下。
潘安也是聽得無趣,他來此的目的可不是聽這些桃色新聞,於是看有自己對的順手的對子便起來與那臺上的姑娘互相出題對對子。
這也是這位姑娘並不是熱門人選,起來出題的人不多,因此潘安趕得了這個機會,要是輸給青樓女子難免面子有些不好看,因此但凡起來出題的人要麼就是有絕對的把握,要麼就是對臺上女子痴心一片,想給這姑娘抬身價。
潘安起來之後也沒有出些刁鑽難對,大多是比較新巧別緻的,但就是這樣這位姑娘對了三四個後也答不上來了,潘安保持紳士風對,在姑娘答不上來之後還為其緩和氣氛,幾句笑談化解了她的尷尬,贏得了現場不少人的好評。
他坐在之後,江澄就對他豎起了大拇指,“我果真沒有看錯,兄臺真是惜花之人,這臺上的就是怡紅院的如花姑娘,那是色藝雙絕,等下我幫你引薦。”然後十分有暗示意義地衝潘安眨了眨眼。
然後周圍的人就開始起鬨,然而潘安一點害羞窘迫都沒有,反而有點想說好啊,你介紹啊,但是這樣不太好,大家還沒熟到開這種玩笑,第一次融入蘇州文人圈行動他的形象太猥瑣不好。
於是他十分矜持又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