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更加立得起來,支使潘永民做事隨口就來。
第75章 大伯孃
潘永生第二天晚上才從縣城回來,看樣子打聽訊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一回來就直奔潘爹屋裡,沒一會兒就過來叫潘永貴和潘永民。
潘安作為新晉舉人老爺,在家中地位直線上升,他也跟著過去旁聽這件買宅子的大事。
潘永生幾乎把縣城跑了個遍,累得不行,又餓又渴,回來以後潘奶奶給他熱了點飯菜,埋頭猛吃。潘安到的時候他二伯已經把剩菜吃得乾乾淨淨,正在用麵餅沾菜湯,看著有點可憐。
看眾人來了,潘永生兩口把手中剩下的麵餅吃掉,喝了兩口水就開始和大家說說情況。
縣城最繁華的地段就是商貿街,那裡的宅子十分貴,畢竟買了可以開個前門做買賣,可以說是武安縣房價最高的地方,三合院還好點,因為前面沒有房間,做生意不方便,不過普通規模的至少一百兩,更別說四合院了。
潘家也不想做商販,這商貿街的房子就不考慮了,到這卻是讓潘安上了心,方源送他的房契可是個三進的宅子,普通一進的三合院能上百兩,看來這房契很是值錢啊。
接著就說到了潘爺爺提到的周秀才開的學堂附近的宅子,有兩處比較符合潘爺爺的要求。
一處離學堂十分近,就在學堂斜對面,是個四合院,正房不帶耳房,要價八十八兩,不還價。還有一處離著學堂稍微遠一點,走路大概要兩刻鐘,正房帶兩個耳房,在一條巷子的盡頭,地方有點偏僻,不過便宜許多,要價七十五兩,而且看主人的m態度還有講價的餘地。
其餘在縣城的普通居民區,正房帶耳房的四合院要價普遍在五十兩到六十兩之間。
潘安突然想到了前世的房產資訊,這學堂附近的宅子就相當於是學區房,商貿街的房子就是門面房。
潘爺爺想了想,拍板定下了離學堂兩刻鐘遠的四合院,那裡離街市也不是很遠,買東西還是很方便的,於是他準備帶著銀子和老二一起去講講價把宅子定下來。
潘安全程旁聽,只要附和就行了。這次潘爺爺把人叫來只是定下了買房的事情,至於其他關於怎麼住,誰留下之類一點沒提。
潘安看到大伯在那裡欲言又止,神情有點糾結,他倒是能明白大伯的心情。大伯定是不想留在潘家村的,關於這件事情潘爺爺估計也沒想好。
二叔倒是沒表現出什麼,可能是太累了,商量好之後就回去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潘爺爺去縣城了。
不過以昨晚二叔房裡吵吵嚷嚷的動靜,潘安知道二嬸定是和二叔鬧了一通,就是不知道最後有沒有達成什麼結果了。
潘爺爺和二叔當天晚上就回來了,兩個人喜氣洋洋,然後潘爺爺就把大家全都召集過來,一看就是有大事宣佈啊。
潘安到了就明白兩人為什麼這麼高興了,原來是講價講得很成功,最後這宅子以六十五兩拿下,省了整整十兩銀子。
據潘爺爺說宅子的情況也挺不錯的,稍微規整一下就能住進去。他打算打一些大件,既然換了更體面的住處,宅子也得好好收拾才是。
這次收的禮品裡倒是有不少大件,這下子倒是派上了用場,二嬸一下子就盯上了那件梨花木的衣櫃。
轉了轉眼睛她就開了口,“爹啊,我們二房人可不少,我肚子裡還懷著一個呢,那東廂房又大又安靜,大柱在那也能好好讀書,不如把東廂房給我們吧,還有那件梨花木的大衣櫃,正好我們這沒什麼像樣衣櫃,總不能住進去了沒什麼好擺設,爹也許了我們吧。”
二嬸王氏一開口,心思十分明瞭,這是在試探老爺子的意思呢。
她開口就要東廂房,正房不用說定是潘爺爺和潘奶奶兩口子住,這東廂房按理來說就是家裡地位僅次於潘爺爺潘奶奶的繼承人了,老大潘永貴還好好坐在那了,王氏就明目張膽提出這想法了。
又要東廂房又要梨花木衣櫃的,可以說這胃口實在不小。
要是換在以前,王氏說出這麼不著調的話,二叔定是要立馬訓斥她,把話題揭過去,但是今天他卻沒吱聲,看起來心思不明。
潘爺爺眯著眼睛抬頭看了一眼王氏,皺了皺眉頭,看起來神情不善。
王氏被潘爺爺這凌厲的眼神一看,一下子就縮了,嘴唇動了動似是想再說點什麼,但還是沒敢再開口。
潘奶奶倒是沒有這個顧忌,直接把王氏的話茬接了過去,“老二媳婦說的也有道理,咱家的老房子在這潘家村,還有家裡的草藥營生也得有人管才行,老大可是要承業的,最是合適不過。這樣一來就是二房和三房和我們去縣城,長者為先,東廂房自是老二一家來住,三房住在西廂房,南廂房臨街太吵鬧,那三間房一間做廚房,一間做雜物房,再有一間做客房,這不是頂頂好。”
這想的還挺全面,可以說這新買的宅子怎麼安排潘奶奶都想好了。
這話一說,老大和周氏心裡就是一顫,沒想到還真是讓他們料到了。
周氏當場就急了,平常不善言辭的悶葫蘆急得一下子就站了起來,把旁邊的三丫嚇了一跳,伸手拽她娘都沒拽住。
三丫可以說是周氏生的三個女兒裡最有心思的一個了,那機靈勁一點不像大房的女兒,她看她娘這架勢就知道不好,可她一個小輩又是個女娃,開口的權利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娘衝到潘爺爺和潘奶奶面前。
嚇得三丫趕緊眼巴巴瞅著潘安,希望這個最出息的堂哥一會兒能幫著說幾句話,她也不想留在潘家村啊,二姐嫁到縣城她可羨慕了。
上次二丫回家,三丫看著她二姐穿的衣裳比以前精緻了不少,因為不用下地也白了不少,就是人有些瘦了,但是看著好看了許多,跟個大家小姐似的,這也是三丫沒見過大家小姐,妹妹總是覺得姐姐的東西都是好的,自然而然就這麼想了。
要是能去縣城裡,她就不用下地採草藥了,如今三丫十一歲也知道愛美了,自是知道她這黑黢黢的面板不好看,家裡最白淨的還是要數潘安了,潘平因為天生的原因雖然從沒下過地面板也是略黑。
且不說三丫的小心思,大伯一家對自己一直頗為照顧,現在這情況他鐵定不能不管,還是先看大伯孃怎麼說吧。
大伯孃這次不知道是不是被壓迫太多年,爆發得十分出人意料,她一臉悲憤地就衝著王氏和潘奶奶去了。
未語淚先流,滿臉悲愴,“娘啊,你咋能把我們大房留在村裡,您也說老大是要承業的,您怎麼就要讓二弟住在新宅子的東廂,這不是擺明了以後讓二弟當家作主嗎,您把永貴置於何地啊。”
說著說著哭的十分厲害,最後乾脆抱著潘奶奶的大腿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