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明了一切,他倒是沒說陳韜什麼,“我們小門小戶,和陳家不一樣,爹知道你出息,但也不是人家有什麼咱就要學什麼,你聽爹的你現在年紀還小,可不能和風塵女子瞎胡鬧。”
看來他爹還是不放心,潘安只好再三和他爹保證,他鐵定不會去青樓楚館,也不會再去參加這類宴會的,就算不得已參加了,也不會幹出格的事情的。
可能因為是兒子的原因,話題越到後面就有點露骨,他爹可能覺得和兒子說說生理常識沒什麼,不過潘安這個剛當了三年多男人的不太適應,只能和他爹打哈哈,最後以太累身體不舒服,明天就要出發回家了要早點睡為由終於停止了他爹的教育行為。
第二天潘安睡到快中午的時候,其實是被院子裡搬東西的聲音吵醒的,不然他還能繼續睡。
今天下午潘安父子和陳府一眾人一起出發,不過他們目的地不同,潘安是回武安縣,而陳府眾人則是出發去安縣,雖然兩個地方只有一字之差,不過位置確實差得千里遠。
潘安一出門就看到陳韜精神抖擻地在那裡指揮眾人搬東西,潘安上下打量了一下這位仁兄,氣色十分好,看起來仍舊沉穩有風度,一點不像縱情一晚聲色之人。
潘安只能在內心感嘆一句兄臺果然不同凡響。
陳貞今天特意從老師那裡請了一天假回來幫忙,也是告別長輩兄弟,畢竟這一別估計很久都不能見面了。
王鈺那裡早就收拾好了東西,潘安這隻有他和他爹兩個人,加上他和他爹前些日子採買的東西勉強裝了半車,看起來挺唬人,其實這一趟考試花費不低,他們也買不了太多東西回去,都是些新鮮便宜又實用的物件,帶回去也是給新晉舉人潘安裝點下面子。
三人終於再聚首,不過此時大家心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王鈺是沉默了不少,陳貞幾日不見倒是比以前擅談了不少。
陳貞雖然性子單純,但心思還是挺敏感的,他也知道王鈺心境,不過拜師這事潘安和陳貞都無能為力,他們也只是走運才能拜得師父。沒見陳貞的兄長陳韜如今也是正愁這事。
“此次一別,下次再見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我近年應該不會去武安縣了。”陳貞有些感性,他當初去武安縣那個學堂唸書,主要是因為他出生在武安縣的舅舅家,當初他爹把他的籍貫落在了那裡,他得去那考秀才。
說起來陳父為了這幾個兒子考科舉也是頗費了心思,想著每個縣秀才的錄取名額都是固定的,這兒子們能夠分開一點也是怕兩個碰在一起萬一一個把另一個擠下去了呢。這也是資源分散利用。
“無事,我們總有機會再來郡城的,到時候我們兄弟再聚。”潘安被陳貞的紅眼圈弄得也有些傷感。
王鈺也不沉浸自己的情緒裡了,拍拍陳貞的肩膀,三人之間離別的傷感情緒頗濃。
第73章 回鄉
潘安和王鈺此次回家也算是榮歸故里,此次鄉試武安縣的收穫還算不錯,成為舉人的就只有潘安一人,上了副榜的有兩人,一個是王鈺,另一位就是上屆鄉試那個中舉的熱門人選謝家子弟。
這回鄉的路上還是十分順利的,一到武安縣城,他們兩人就先被縣令大人請了過去,縣令大人對他們的態度比上次要熱絡了許多。
畢竟在他任上有人中舉也是政績,潘安等三人一人中舉,兩人副榜,且都年紀輕輕,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縣令一時興起還和他們談起了當初他的求學生涯,潘安就此得知縣令竟然是商戶出身,雖然本朝對於商戶比較寬鬆,但是這個出身問題還是還是會被一些對門戶比較看重的人詬病。
縣令如此坦蕩言明自己的出身也是讓潘安有些觸動,也讓潘安明白了縣令為何會給王家當靠山。
小談了一番,縣令還單獨問了潘安日後打算,是想就此謀個官職還是繼續科考,看樣子縣令對他還是十分欣賞的,有意讓他做本縣主簿。
不過潘安覺得自己年紀還輕,會試還是可以再戰幾次的,到時候可選擇的餘地更大些。
現在潘安對以後的官職也有了些想法,他覺得日後若是能中進士,直接外放做個縣令是個頂好的,他好歹是個穿越的,還是有些見識,當個一縣之長有很大讓他發揮的餘地,想想可以造福一方,心中頓時有萬丈豪情。
不過縣令也稍微表露了點這個意思,看潘安不像感興趣的樣子就把話題帶過了,今天來的三人潘安算是主場了,不過和縣令態度最親暱的還是王鈺,畢竟他和縣令早有交集,縣令目前還是他王家靠山。
三人出來後又寒暄一番,謝家子弟還邀請兩人酒樓一聚,看得出來這位世家旁系子弟是想要結識兩人,不過潘安一出縣衙門口就看到了等他良久的父親,他進去一個多時辰,讓父親站了這許久著實覺得自己挺不孝。
他原以為潘永民定會在對面的鋪子坐著等他,沒想到老父如今近鄉情怯,一朝與兒子榮耀迴歸喜得狀態都放空了。
潘安看著他佇立在瑟瑟秋風之下的父親正嘴角帶笑,一副神遊的樣子,覺得還是早些歸家為好。
他禮貌向謝家子弟寒暄一番,王鈺這麼熟就沒這些套路了,三人客氣一會兒約好改日再聚,就各自回家了。
潘安跟著潘永民找到託人照看的行李,由於行李數量實在不少,兩人特意僱了一輛牛車回村。
潘安成為舉人的訊息顯然已經傳遍武安縣,畢竟今年武安縣有幾年沒出過舉人了,而且今年就出了這麼一個,自然比較稀罕。
路上遇到不少看著十分眼生的人上來搭話。潘永民有許多都不太認識,有時聽到對方介紹就恍然大悟,安兒,這是你舅老爺的堂侄的表弟,你小的時候還抱過你呢。諸如此類八竿子才打得著的親戚。
路過沒什麼可攀親戚關係的,就上來恭賀一番,叫聲舉人老爺,怪誠惶誠恐的,弄得潘安有些不習慣。
這下子潘安可以說是武安縣的名人了,從縣城回村子就這麼半天的路,兩個人愣是大半夜才回了家。
讓潘安沒想到的是潘家一大家子一個睡的都沒有,而且家門口圍了不少人,大半夜的一片黑壓壓的,人還沒走近呢,就七嘴八舌地開始喊舉人老爺回來了。
這陣勢還不小,潘永民這時候倒是端住了,估計是這一趟見著不少以前見不到的人物,練了出來,此時在熟悉的鄉親父老面前很是沉穩。
上前和幾位歲數大村子裡有些名望的長輩寒暄,潘安跟在後面淡定微笑,對長輩施禮,看著很是謙遜懂事,完全沒有年少得志就輕狂的樣子。
本來大晚上來看熱鬧的大多是年輕人,可是潘安在本村沒什麼朋友,平常跟小孩子也不親近,現在身上又有了舉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