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覺得分量不夠,燜了些土豆配著五花肉,放了不少調味的藥材,上面在放個搭子,裝了一碗白米,等菜燜好,米飯也蒸熟了。
潘安的手藝還是十分不錯的,尤其是在這兩年多的鍛鍊下,把王鈺和陳貞的胃口越養越刁,烹飪的熟練度已經達到精通,他現在這手藝比好些小酒樓裡的大廚都強。
吃著美味的食物潘安覺得這三天的疲憊和緊繃慢慢舒緩了許多,從昨天開始氣溫高了不少,這樣不利於食物的久放,今天明顯感覺上茅廁的人比較多。
潘安還留意到已經有人被官差架出考場了,原因不一而足,和他在一排的右邊考棚這位就是因為作弊被趕出考場。
至於原因潘安也聽到了一些,這人是代人考試,看樣子應該和被替考的人長得比較像,不然也不能過了最初進考場檢查那一關,既然能替人考試,估計學識也是不錯的。
這下可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光那位原考生被革除了功名,以後再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還得再交一筆罰金,他自己也是前途盡毀。
要不是新帝上任以後推崇仁治,這事擱在前朝,輕了得流放苦寒之地,重了就是殺頭了事啊。
不過作弊這種事情就應該絕不姑息,不然大家都頭懸梁錐刺股,寒窗苦讀十來年,你找個人替替就得到了別人嘔心瀝血得不到的機會,這不是很不公平。
潘安對於別人如何是無法干涉的,他得調整好狀態應對第二場考試。
第二場考試其實和第一場內容差不多,只不過第一場考的題目大多是出自四書的,而這一場則是出自五經。
又經過三天考場就有不少身體不好的人陸續被抬了出去,這九天的考試實在是熬人,潘安也覺得長時間保持這種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實在是太消耗體力了。
還好他已經不是兩年前的他,勤練武藝讓他的身體素質提高的不是一星半點,要想熬過這九天考試還是不成問題的。
第二場的題目要比第一場有難度一些,題目陷阱不少,很容易審錯題,潘安這次沒有提前交卷,有的答案刪刪改改,一直到最後了才把試卷交上去。
這一場大家明顯答得都不算輕鬆,最後時間一到,官差強制收卷的時候許多人露出了不甘、懊惱的情緒,有兩個心理素質不過關的竟然在嚎啕大哭,看樣子是答得十分不好,好在這會兒不在考試時間,不然一定會被官差以擾亂考場安寧為由給攆出去。
這幾天潘安比前兩次考試見到的人生百態要多不少,畢竟之前時間短,也沒有這次競爭激烈。
畢竟一旦成為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和秀才不可同日而語。使隱晦手段的人不少,比如他正對面的竇齊秀才。
其實潘安對於這事很不理解,參加考試的這麼多人,你能害一兩個又有什麼用,沒了這兩個人你就能考上了嗎。
所以這些人的想法潘安很是不能理解。但是他不想搭理麻煩,不代表麻煩不會找上他。
“安弟,我看你這幾日做的飯菜香氣四溢,可是把我饞壞了,不知道為兄有沒有這個福分能蹭你一頓,飽飽口福。”竇齊現在的裝扮還算齊整,如果忽略他一過來就散發出來的臭氣的話。
其實六天不洗澡應該不至於這樣,可是他們生活的環境實在不太乾淨,而且因為怕夾帶的緣故,考生們就只有身上這一身衣服,不管裡衣還是外衣都是沒有能換的,這味道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潘安知道他自己身上的味道也不見得就比人家淡多少,可是他一直這樣處在只有自己的環境裡,對於身上的味道就不敏感了,所以沒覺得有什麼,這竇齊就不一樣了,走路還帶風,這忽然一過來他身上那股酸臭的味道一下子就帶過來了。
別說竇齊身上有味道,就是沒味道,潘安也不敢和他一起吃飯啊,太嚇人,他可不想提前出考場。
不過莫名其妙給人甩臉色,還是在這考生雲集的地方實在不太好,於是潘安見到這位大哥過來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竇大哥說的哪裡話,不就是些飯食,我正好做多了。”說著就把他剛做好的臘肉飯盛了一碗,不待竇齊說話就硬塞在他手裡。
“不要和我客氣,你儘管帶過去吃吧,一會兒這碗也不用清洗,拿過來我一起洗就好。”說完就十分瀟灑地轉身回了自己的考棚,準備吃飯。
這舉動把竇齊弄得一愣,他頓了片刻後向潘安道了謝。
不過據潘安觀察,這位根本沒吃他給的臘肉飯,只是偷偷倒掉了,雖然做的很隱晦,但是潘安在他正對面,又一直觀察著,自然發現了他的舉動。
此時潘安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這位是害了別人就以為別人會用同樣的招數害他嗎?
不過能把這人打發就好,他還要認真考試,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來應付這人。
如今潘安的睡眠質量好了不少,不得不感嘆人的適應能力是強大的,他剛開始進入考場的那兩天因為精神緊繃,再加上半夜四周總有響動,他總是睡不好。
可一旦過了幾天白天精神緊繃,晚上又無法好好入眠的情況,他就不得不調整自己了,不然鐵打的身子也挨不住啊,這樣下去他哪有充足的精力來考試。
於是,他儘量在晚上放空自己,也許是因為太累,也許是因為已經進來幾天對於這裡的環境比較適應,潘安如今夜晚睡眠質量還算不錯。
一夜無夢,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場考試,這一場和前兩場區別比較大了,這場考試的內容是術數、律法和策論,除此以外還有兩道擴充套件題,關於天文地理或是水利農事。
算術題對於潘安來說不難,題型就那幾類,基本是換湯不換藥,就看你的應變能力和計算水平了。
而律法,可以說是潘安在這一場考試中最有把握的了,畢竟都是些死記硬背的東西,而他在背誦方面有金手指加成,可以說信手拈來。
就是這策論題,十分棘手,潘安看著這題目頭都要大了,雖然這題目只有十個字,但是卻比千言萬語都讓潘安覺得頭疼。
白紙之上赫然寫著“論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
相當棘手啊,這帝王之政你肯定得誇,要是你滿紙都寫著對如今政策的不滿意和批判,估計就離死不遠了,考官給你的罪名就是謀逆大罪,抄家滅族啊。
但是你滿卷子都是辭藻華麗的溢美之詞,這也不行,顯得你沒有一點文人風骨,所以這就要考驗你如何把握這個度了,可以委婉提出些建議,但是不能直接批評哪項政策的不好。
比較常用的句式就是我覺得某某政策十分之好,然後闡述它好在哪裡,如何利國利民,但是你覺得在吾皇的英明領導下可以讓它更好,然後表露出一些建議。
這帝王之政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