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百乘還好,字面上是擁有百輛馬車的人家,但是伐冰之家他就真不知道了,索性潘安也不過於糾結,先寫後面吧。
這次的試帖詩也有了點難度,第一首還好,讓你以“望季室餘雪”為題,季室山是瓊州府十分出名的一座山,現在四月,雪開始化了,所以才說餘雪,這出題人還是挺有意境的。
第二首就有些難了,以“幽人惜時節”為題,這是鮑溶描寫夏天的一首詩中的一句,此詩潘安知道是因為他抽中的那本古唐詩詳解大全中有,不過一般的應考考生應該大多讀過唐詩,雖然這首偏門一點,能有多少人知道就不曉得了。
如果沒有讀過這首詩一看讓描寫時節,估計都會想到初春,也就是現下時節,一旦審題失誤就糟糕了。
潘安對於各個季節的詩倒是準備豐富,回憶了一下自己寫的最好的一首,在修改一下感覺還不錯。
第一首寫得也算馬馬虎虎,只能說是一般水平。此時再回去寫之前沒寫完的墨義,也勉強可以寫一寫。
這一套試卷答下來,潘安只能說還算可以,雖然墨義那裡有一道翻譯的會有點不正確,但是錯誤不算太明顯,不過詩作確實薄弱了。綜合來說潘安覺得自己這水平可中可不中,可能需要點運氣,真是不好說。
不過已經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了,之後就看七天後的放榜了。
卷子被收走之後,潘安收拾好東西就準備去找潘平,結果發現潘平竟然沒影了,這下也好,潘安現在感覺挺累,也沒心思和潘平拌嘴之類。
一出考場,就看到姑父向他跑了過來,一過來就伸手摸他額頭,摸得他莫名其妙的。
“你身體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哎呀,我早就說你和大柱這麼瘦不行,大柱一出考場就說頭疼要暈,說不準染了風寒呢。”姑父邊說邊嘆氣。
潘安倒是有點驚訝,中午他看潘平好好的啊,不會是沒考好就來裝病這招吧。
潘安覺得自己猜中了,就潘平那性子幹出這是十分正常。
不過潘安也沒打算揭穿,萬一潘平下午突然不舒服了呢,這也沒準嘛。
“我沒事,姑父,就是又餓又累。”潘安的狀態還行,考一天試而已,雖說考場是挺冷,但是他穿得厚,只呆一天,也沒過夜。
估計院試就懸了,聽說今年院試定在年底,那時候可是非常冷的,為了防止夾帶院試又不讓穿棉衣,還要考三天,吃住全在裡面,聽說半路被抬出來的不在少數,看來他得把鍛鍊身體提上日程。
當然,這一切都得在他過了府試的條件下。
“成,姑父帶你去吃好吃的,想吃什麼。”姑父錢貴雙手掐腰,一臉闊氣的樣子。
潘安覺得姑父沒問他考得怎麼樣真是很貼心,說實話他覺得自己挺懸的,但是就算不中也不會覺得天塌下來,他會想辦法掙錢再考的,不過掙錢這事也得提上日程了。
“我想吃純肉餡的燒麥,前天姑夫給我買的灌湯包也挺想吃。”潘安有點不好意思,那灌湯包應該不便宜,不過再好就是個包子,也不會貴到誇張,他是真想吃了。
說實話,他還想吃土豆燉牛肉,山藥燉羊排,還有香滋滋的東坡肉,最好還有麻辣水煮魚,不過他肯定不能說出來,這府城酒樓點菜吃這些不知得多少銀子呢,就是姑夫能掏的出這錢,他也不好意思去啊。
“這好說,那賣灌湯包的地方就有燒麥,咱都買,讓你吃個夠。”姑父拍拍潘安的肩膀,兩人就往南面走。
吃飽喝足之後,兩人還給潘平父子帶了一籠燒麥,不然空手回去探病也不大好。
潘安看過潘平之後就覺得潘平應該是沒啥大事,除了臉色憔悴一點飯量比他還大,大夫也說就是有些受涼,歇歇就好了,藥都沒給開。
二叔的臉色不大對,潘安估計他也猜出了幾分,不過看在潘平剛考完的份上沒拆穿。
這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潘安晚上躺在床上就在想著他明天得出去轉轉,看有沒有什麼賺錢的營生,他在這等待的七天裡也不能光在客棧待著。
第13章 賺錢
第二天一早潘安就和姑父一起出門了,姑父和潘安的想法還挺類似,也是賺錢。
姑父身為商人,自然比較關注一些賺錢的營生,所以潘安就請教了一下。
“姑父,這些日子我也不想天天在客棧待著,就想出來賺些零花,你說我能幹點什麼?”潘安以前老實得很,就想著讀書,雖然後來迷上了話本,但是賺錢這事真沒想過。
“嗯,二柱真是長大了,都知道賺錢幫家裡了。”在姑父眼裡雖然潘安比以前開朗機靈了一點,但還是那個老實孩子,現在賺錢一定是想幫襯家裡,賺零花都是藉口。
潘安有點囧,他確實也想賺錢幫家裡,不過他現在肯定賺不了太多,對於家裡也是杯水車薪,所以他就想自己賺點零花偶爾改善下伙食,真沒姑父想得這麼好。
“你這小身板,去碼頭扛貨是別想了,不如你去書店抄書吧,你讀書認字也算派上用場,別的活就幹這麼幾天人家也不會要你。”姑父的建議還是挺靠譜的,就這麼幾天功夫,幹別的確實不太現實。
於是這一上午潘安跑了幾家書店,比較了一下各家給的價格,潘安也知道了也不是會寫字認字就能抄的,人家要求字跡工整,字型端正,寫的字得讓人看著順眼。
這要是在書法沒提升之前,就憑潘安只佔個工整的字人家估計都看不上。
不過現在以他的書法也只能抄些啟蒙書籍,就這也不是哪家書店都要的,現在的書貴的很,還沒有活字印刷這一說,一本最簡單的《三字經》都要二兩銀子,他和潘平現在的書都是從老童生那抄寫來的。
潘安比較了幾家書店抄書給的報酬,像《三字經》、《弟子規》這種全文一千多字的抄一本給100文左右,上下浮動不超過20文,如果把註釋也抄上的話再加10文。
以潘安現在抄書的速度,在注意字跡和發生錯別字要重抄一頁這種情況,加上註釋抄一本一個半時辰左右,一天拿出四個半時辰來抄書,不算今天,不算放榜當天,他還能抄五天,如果一本能有100文報酬,可以收到報酬一兩五百文,刨去紙張和墨的費用,淨賺800文左右。
這收益相當不錯了,潘家一年種地的收入才多少,當初怎麼沒讓他和潘平抄書賺錢呢,當然人家抄書對字要求也是不低的,估計潘爺爺也是從沒想過,而且家裡想讓他們專心讀書,不會讓他們為了賺錢而分心。
不過這抄書對字的要求還真不低,潘安去了這麼多家書店,就只有一家用他,而且一本只給80文,只能抄啟蒙書籍,加註釋就是90文,這樣比預想就少掙了15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