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東西最多也就值個幾千塊。”
攤主原本想憑這套玉佩賣大錢的,一聽衛梓晨的話就有些著急,“兄弟,這可是一套玉佩啊!少說也得值個上萬塊!”
衛梓晨笑了笑:“但是在我眼裡它就值三千塊。”
攤主便將目光轉移到米朵身上,“小姑娘,你看這玉佩這玉質,這雕工,都是頂頂好的啊!”
米朵道:“玉器這方面我不大懂,所以我聽他的。”
攤主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一咬牙:“五千塊,你們要是肯出五千塊我就賣。”
難得遇到兩個有錢的買家,攤主便想將這套玉佩賣出去,總不能一直壓在手裡。
衛梓晨看了看米朵,微微點了點頭。
米朵便花五千塊把這套玉佩買了下來。
回到酒店以後,衛梓晨道:“這套東西雖不是上好的白玉,但是包漿好,刀工不錯,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既然這東西這麼有收藏價值,為何讓給我?”
衛梓晨笑道:“這樣的玉佩,我有很多個。何況這東西是攤主拿給你的,我要是跟你搶,就壞了這行的規矩。”
衛梓晨離開房間以後,米朵將這套玉佩收好,她總覺得衛梓晨幫她買下這套玉佩有別的原因,不過對方既然不願意說就算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兩人在酒店的自助餐廳吃完飯,便一起前往那個古玩商人的住宅。
路上,衛梓晨給米朵介紹了一下這個古玩商人的情況,這位商人姓古,早年透過在鄉間收集舊東西起家,後來有一次收到了一批鎏金古佛,高價賣給了北方的一個故玩家,一下子發了大財。
發財以後,這位古玩商人就開始在古玩市場開店,但他也不扔掉老本,仍然派人去鄉下收東西。
這次他們家鄉附近,有個村民澆地的時候,地中間忽然陷下了一個大坑,村民出於好奇,動手挖了一下這個大坑,竟然挖出了一個硬木箱,裡面盛著幾樣古物,有瓷器也有玉器。
這個村民認識老古,便打電話叫他來看東西。
老古雖然不大懂瓷器和玉器,但也知道是好東西,便出六萬塊把東西買了下來。
不過東西買下來以後,老古有些後悔了,他現在手頭資金不多,如今花六萬塊買了這批東西以後,手頭立時緊張起來。
老古急著出手這批東西,便想到了衛梓晨,知道他喜歡收藏玉器,就給他去了個電話,希望他能把這批東西吃下來。
☆、63.鑑寶師
63章
老古當初發財以後,也是和陶老大一樣, 買了好幾套房子。
現在他住的這套位於K市的二環附近, 地段很好, 坐車沒一會兒就到了。
衛梓晨走到小區門口的時候打了個電話,不到一會兒, 一個微胖的中年男子就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一番寒暄後,老古就把他們帶到了自己住的一套兩室兩廳的房子。
老古媳婦上班去了,孩子上學去了, 家裡只有老古一人。
他讓衛梓晨兩人坐在客廳上等一會兒,自己從書房裡依次抱出兩個泡沫箱。
一個泡沫箱裡放著三樣瓷器,一個泡沫箱裡放著五樣玉器。
老古將東西一一放到客廳的茶几上, 茶几旁還鋪了一塊厚厚的地毯, 以防這些東西放不穩摔下來。
衛梓晨也從隨身攜帶的包裡取出一副手套和一隻放大鏡,當先從那幾樣玉器中撿起一塊黃玉變形龍紋環看起來。
米朵不忙著打量那些瓷器, 她在玉器這一塊還需要向衛梓晨多多學習, 就認真的看著衛梓晨手上的那塊玉器。
那塊黃玉變形龍紋環的形狀略呈扁形, 中心有一個圓孔,兩面紋飾相同, 都是以淺浮雕雲卷紋、網紋、斜方格紋加陰線裝飾變形龍體, 雕工精美細膩, 工藝流暢。
衛梓晨拿著放大鏡看了一會兒, 又仔細摸了摸上面的紋飾, 方才看向下一個玉器。
他這次拿起的是一隻青白玉雕歲寒三友花瓶, 瓶身雕刻著松竹梅歲寒三友圖,佈局疏朗,雕磨的又比較精細,算是一件難得的佳品。
看完這兩樣東西,他就收起了手套和放大鏡。
老古和他打過幾次交道,知道他的脾氣,他既然收起了工具,就說明沒看上其餘三件玉器,他不由暗歎衛梓晨眼光毒辣,將其中最值錢的兩件東西撿了出來。
“我也不多要,兩件東西,你給我十五萬就行。”老古很快就報出了價格。
衛梓晨也很痛快,連價都沒還。光是那隻青白玉雕歲寒三友花瓶就值二十多萬,這筆買賣非常值。
老古也清楚那隻青白玉雕歲寒三友花瓶的價值,奈何他現在手頭有些緊張,他原本買下這些瓷器和玉器後準備賣個高價的,可是最近手頭壓的貨太多,資金就有些緊張,偏巧家裡老母親病了,光是做手術就得好大一筆錢,所以他只好忍痛割愛。
衛梓晨收起那兩件玉器,便問米朵,要不要看看那三件瓷器。
老古這才知道跟著衛梓晨過來的小姑娘也是行家,便熱情的招呼她上前隨便看。
老古這人有個短板,他雖然對玉器和金銀器以及青銅器比較在行,但是對瓷器並不懂行,這也是古玩商人們的一個通病,在某方面他們也許是專家,可是在他們不擅長的領域,他們和一般人也沒有兩樣。
米朵聽過很多發生在古玩界的撿漏的小故事,有時候被撿漏的就是這些所謂懂行的古玩商。
米朵看老古對那三件瓷器的態度,約莫覺得他對於瓷器並不怎麼在行,心裡就有了數,便將目光投向其中一隻天藍色的小葵口盤。
小葵口盤的品相併不是太好,上面還有兩絲細小的裂縫,米朵忽略掉上面的裂縫,根據自己學過的理論知識很快分析出這應該是一件宋代的鈞瓷。
她心內一喜,再留神細看,只見這隻天藍色的小葵口盤釉水瑩潔細密,肥腴滋潤,顏色亮麗,非常符合書上對宋代鈞瓷的描寫。
她再上手一摸,果然原主留下來的鑑寶技能告訴她,這是一件真品。
米朵沉住氣,繼續看下一件瓷器,第二件瓷器是一件青花盆,盆子上面的畫片是青花雲龍紋,繪畫風格明顯,米朵心裡有了個猜測,她再細細打量,整個青花盆釉水肥厚,白中閃青,圈足內雙藍圈底款“大明宣德年制”。
米朵深吸口氣,壓抑住心中的喜悅,看向最後一件瓷器。
最後一件瓷器相比前兩件瓷器就普通多了,是一個清早期的青花筆筒。
不過筆筒的髮色和施釉都是上乘,造型也比較別緻,所以也具有比較高的收藏價值。
老古雖然對瓷器不大懂行,但他察言觀色的本領卻是一等一的,他見米朵看三件瓷器的時候聚精會神,心內就是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