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的荷包。
貴夫人走後,米朵開啟荷包,裡面放著一張五十兩的銀票。
米朵這些天已治過不少富貴人家的太太小姐們,但是出手這麼大方的卻是第一個。
她將荷包放到盛銀錢的匣子裡,裡面已經攢了一千多兩銀子。
這其中有一半多是來自章府和章氏的診金,這兩家除了診金給的大方外,逢年過節還會派人來送節禮,幾乎是把米朵這裡當做了通家之好來往。
剩下的銀子便是這些天醫治的太太小姐們所給的診金,因為米朵喜歡用最簡單的食材,所以診費一般都不高。
雖然眼下只有一千多兩銀子,但是米朵每一次數錢都有一種成就感,這些銀子都是她靠著藥膳掙來的,能掙到這麼多錢,說明她的藥膳已經學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揚名立萬的時候了。
這樣的機會沒等多久就有了一個。
那位肝血有些虧損的貴夫人十天以後就又上門了一次,這次是直接請她到寧王府為王妃看病。
而這位兩次上門的貴夫人則是寧王府的世子妃柳氏,她的婆婆寧王妃一直都有心悸的毛病,得知章氏的不孕之症被米朵治好,而且沒有吃多少苦藥後,柳氏就動了心思讓米朵給婆婆看病。
可是在不知道米朵醫術如何的前提下,她不敢冒這個險,便自己試吃了一下米朵開的茶飲,覺得非常有效果後,這才請米朵上門為婆婆看病。
寧王是當今皇帝的親叔叔,他這人既不愛權勢也不愛美人,只喜歡四處遊山玩水,一年裡有一半多時間待在江南風景最好的地方。
而寧王妃年輕時則是出了名的美人,京城裡想娶她的人要從城南排到城北,可惜卻偏偏被指給了不愛美色而好出門遊玩的寧王。
是以,京城勳貴人家都傳,寧王妃的心悸毛病是被寧王生生氣出來的。
米朵在去寧王府之前卻不知道這個傳聞,她只是覺得寧王妃保養得很好,五十多歲的人看上去就像四十多歲,面板更是潔白緊緻,一點也不像是有了孫子的人。
寧王妃臉上含著淡淡的笑:“我聽阿媛說章家那個丫頭的不孕之症是你瞧好的?”阿媛是世子妃柳氏的小名,能被婆婆這樣稱呼,可見婆媳兩個關係很好。
米朵點了點頭:“其實章夫人的血瘀之症並不嚴重,要不然也不會在一年半就被調理好。”
寧王妃不由暗暗點了個頭,且不論她的醫術,端看她自謙的態度,她就對米朵生出了幾分好感。於是便配合的伸出了右手,“那就有勞你了。”
米朵仔細的為寧王妃診了一下脈,心悸之症說起來寬泛的很,可是引起心悸的原因卻很多。而且涉及到心疾,一般都不是小病。
好在她私下一直不斷學習醫術,對心疾也有幾分瞭解。當下一診脈,就發現寧王妃的心悸之症是因為心氣鬱結。
其實這一點都不稀罕,貧民百姓之家多羨慕高門大戶的生活,可是生活在高門大戶中的女人,十個有五六個活的不快活。
若是能想開,日子便能過下去。想不開,便如小秦姨娘和寧王妃一樣,日子久了就生出病來。
不過也不是每個過得不如意的女人最後都會得病,像小秦姨娘和寧王妃這樣的人,遇到的事情無非是比其他人更嚴重一些,所以才會患上肝鬱和心疾這樣的病。
有過一次診治小秦姨娘的病,米朵診完脈以後很快就開出了兩道方子。
第一道方子是一道茶飲,取同等量的丹參和三七磨成粉,每日取半茶勺用開水沖服。第二道方子也是一道茶飲,取少量陳皮泡水,兩日喝上一回。
“兩道茶飲所需的藥粉和陳皮,待會兒我會讓人給府上送來。王妃只要記得按時服用就行,半個月後我再來給王妃診脈。”
米朵給寧王妃看病的時候,太后已經喝上了孟擎送來的茉莉花茶。
涉及到太后入口的東西,按著規矩,都要送到御藥房交給太醫們仔細檢查一番才能入口。
這一檢查就是好些天,太后幾乎快將此事忘掉,御藥房才派人將茉莉花茶送了過來。
經過這麼些天,太后幾乎都快忘了這件事,餘嬤嬤將茉莉花茶從御藥房的小太監手上接過去的時候,太后也不過淡淡的說了句,“收起來!”
晚間,太后照例沒有在前半夜睡著,反而因為口渴想喝杯茶。餘嬤嬤怕太后喝了那些濃茶更睡不著,想起御藥房剛送來的那包茉莉花茶,索性給太后沏了一杯。
太后聞著那清香撲鼻的茉莉花茶,倒是讚了一句:“哀家從前也算是喝過不少好茶的人,倒是從未喝過這樣清香的花茶。”
餘嬤嬤道:“說到底還是世子爺孝順,奴婢就盼著太后喝了這茶葉,能美美的睡上一覺。”
太后笑了笑:“那就借你吉言了。”
太后那句本是笑言,她這失眠的毛病已有十來年,不知喝了多少太醫們喝的苦湯藥下去,也沒有絲毫見效,所以她對孟擎拿來的這茉莉花茶也並不抱什麼希望。
哪知喝了這茉莉花茶沒有半個時辰,太后就覺得自己好像有了些睡意,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還在想,這茉莉花茶還真是如孫兒所說一樣十分有效。
於是那年夏天,小秦姨娘幾次過來遣人來要那茉莉花茶,有一回來人過來拿茉莉花茶的時候,還帶了一套大內製造的首飾,說是宮裡的一位貴人賞的。
米朵回憶了一下劇情,就猜到所謂宮中的貴人應該就是太后。能和小秦姨娘接觸的人可不多,除了孟擎不做他想。而讓孟擎甘心奉上這茉莉花茶的,大約只有他的皇祖母太后娘娘了。
雖然沒有和孟擎扯上關係,但是卻依舊與當今太后有了牽扯,米朵覺得這也許並不是件壞事。
雖然她現在因為治好了很多人的頑疾,也結交了一些富貴人家,但是保不齊什麼時候就暗中得罪了人,若是後面能有太后做靠山,即便是像寧王府這樣的人家,也不敢做得罪她的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本書的資料好像不如前一本好,親們說我要不要改名,改成《帶著靈泉快穿》怎麼樣?
☆、藥膳師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寧王妃攜世子妃柳氏到宮裡參加中秋宴, 先去的就是慈寧宮。太后一見她就打趣道:“幾個月不見, 玉梨你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尤其氣色這樣好,生生把我這個老太婆比下去了?”
太后所說一半是打趣, 一半卻是真的。寧王妃之前雖然保養得好,但是眉間總有一股鬱結,不像現在整個人由內而外都透著一股輕鬆的意態。
寧王妃撫了撫臉頰,“太后說笑了。我看太后最近精神也很不錯。”
妯娌兩個寒暄了幾句,皇后就帶著妃嬪來了慈寧宮。
不多時,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