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2

熱門小說推薦

蜀繡;走到洪湖,學習了汗繡;走到開封,學習了汴繡;又走到晉地,學習了晉繡。

等她回到京城,已經遠不是她跟盧玉蘭所說的三五年光景,而是十幾年以後。

為了慶祝她歸來,盧玉蘭特地在京城最有名的酒樓訂了一桌酒席,便邀知己好友給米朵接風洗塵。

席上,米朵侃侃而談各地的風景,卻絕口不提她的繡技增長到了何種境界。

還未熬到席末,已經嫁作人婦的明心郡主就忍不住問道:“之前我聽世子妃說,蘇老闆南下的時候是想取長補短,繡出更好的雙面繡。不知蘇老闆現在繡技如何,能不能讓我們大家看一看你最近的繡品?”

米朵微微一笑:“之前因為急於趕路,所以最近半年多都沒有繡制什麼繡品。不過大家若是想知道我的繡技進步到了何種地步,我可以將我前兩年所繡的幾幅雙面繡拿出來給大家賞玩。”

第二天,米朵便將那幾幅雙面繡拿到店裡,供這些熟人們欣賞。

盧玉蘭比別人更知道米朵的底細,她飛快的掃視了一眼這幾幅雙面繡,很快發現了一件中幅的雙面全異繡。

那幅繡品,正面繡的是一隻撲蝶的小白貓,繡者用了大量的虛實針,使得繡品中的小白貓嬌憨頑皮,生動傳神,另外還兼用施毛針、亂針等針法,色彩層層相接,將小貓皮毛的光滑柔順表現的形象逼真。

反面繡的則是一幅梅竹鸚鵡圖,繡者用扎針繡鳥爪,用長短針和扎針繡樹幹,使得鳥爪看起來堅實有力,樹幹盤曲虯勁。

正反兩幅繡圖,不僅圖案不一樣,就連所使用的色彩都不一樣。正面不過用十多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反面卻得用到幾十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可是卻銜接的天衣無縫,堪稱一絕。

盧玉蘭再回想米朵送給自己的那件小幅的雙面全異繡,雖然正反兩面圖案不一樣,但是所用的色彩卻是一樣的。

現在對比一下,自己珍藏的那件小幅的雙面全異繡,確實不如眼前的這幅雙面全異繡。

正當盧玉蘭驚歎於眼前的這幅雙面全異繡時,明心郡主也發出了驚呼聲。

明心郡主一進門,就被當中的一幅山水刺繡所吸引。

整幅繡品長一丈,寬六尺。左邊一半繡的是一首七絕,不光繡了二十八個字,還繡了作者的落款和印章。

右半邊繡的則是一幅淡墨山水圖,圖中景物不多,只有一棵柳樹,兩棵松樹,幾點山石和一兩隻漁船點綴而已。

但是這幅繡品看似簡單卻將畫與繡巧妙結合,將原作筆墨的枯潤、筆鋒的藏露、線條的圓折、整個畫面的構圖佈局,表現的精準完美,令人歎服。

若不是明心郡主親眼所見,很難想到這樣一幅堪稱大家的畫作會被這樣被如實的繡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自己得的不是感冒,應該是鼻炎。吃了三天感冒藥,一點用都沒有,嗚嗚嗚

☆、侯府孤女

等眾人回過神來以後,便紛紛給米朵下單。

這個要雙面全異繡,那個要山水刺繡圖,那個要雙面異色繡。

米朵來者不拒,她這些年學到了不少新的本領,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磨練一下學到的針法和繡技。

眾人都走後,盧玉蘭又返回了店裡。

米朵看到她也不意外,將尚溫熱的茶水給她倒了一杯。

盧玉蘭接過卻不急著喝,反而問米朵:“你可有把握繡一幅正面是觀音,反面是壽字的雙面全異繡。”

米朵一聽就知道盧玉蘭求這幅雙面繡應該是拿來獻給太后,便沉吟了一下道:“那要看你要多大的尺寸,給我多少時間。”

她若沒有記錯的話,距離太后的生辰已經不到兩個月了。若是小幅的雙面全異繡還可以,大了,她也趕不及。

哪知盧玉蘭卻道:“尺寸要中等的那種,時間給你五個月可夠?”

米朵就問她:“你這樣急急要一幅雙面全異繡做什麼?”

盧玉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那大兒子,放著我給她挑的諸多千金不選,反而看上了一個窮翰林的女兒。偏偏那翰林有骨氣,不想女兒嫁入高門,怕遇到看不起她的惡婆婆磋磨他寶貝女兒。

依著我的意思,既然是那翰林不願意,我們自然也不好上趕著去結親。可是我那兒子不知像了誰的性子,非那翰林女兒不娶。我做母親的,又怎麼能擰得過自己的兒子,少不得替他謀劃。

聽聞那翰林的母親過幾個月就要做壽,我便想著送她一件禮物,讓她勸說一下兒子,同意了這門婚事。”

原來如此,米朵暗道,看來盧玉蘭的大兒子這是隨了他父親的性子,也是個非君不娶的性子。

幸好遇上盧玉蘭這樣還算開明的婆婆,不然只怕就要落得個穿越女的地步。

既是事關一門婚姻的成敗與否,米朵在繡制盧玉蘭要求的雙面全異繡時,就很下了一番功夫。

刺繡中以繡人物最難,難就難在要捕捉人物的□□。

米朵在蘇州學習到一種可以讓人物更加傳神的方法,只需在某些地方略加幾針就可達到傳神的效果。

最後那幅正面是觀音,反面是壽字的雙面全異繡繡好以後,距離翰林的母親大壽也沒幾天時間了。

盧玉蘭本來一直提著心,但是等她看到繡品的時候,就徹底放下了心。

繡品上的觀音一手持著淨瓶,一手持著柳枝,似是在向人間灑下萬千甘露,臉上同時流露著悲天憫人的神情,將觀音的慈悲為懷顯露無疑。

而反面的壽字一共有大大小小九十九個,寓意長長久久,用清一色的金線繡成,顯得喜慶富麗,正合祝壽的意思。

這樣的繡品,不說那翰林的老母親,就是她這個見慣好東西的世子妃,也忍不住交口稱讚。

後來盧玉蘭將這幅繡品送給翰林的老母親,果真打動對方,說服兒子答應了這門婚事。

此事後來被有心人傳了出去,米朵的繡技越發得到了肯定,加上因為促成了一門婚事,繡衣坊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本來宮裡的太后娘娘就對米朵的雙面繡親睞有加,米朵在第二年太后生辰的時候為她繡製出一件大幅的雙面全異繡以後,她在盧玉蘭的奉承下,乾脆給繡衣坊送了個天下第一繡的匾額。

這個匾額一送出,米朵的繡衣坊立刻成了京城中刺繡行業的翹楚。

米朵並未像前世那樣,在外省各地開設分店,而是走高檔和精品路線,每年只為少數幾個人繡制雙面全異繡,至於其他的繡活則由繡衣坊的其他繡娘負責。

這樣一來,市面上的雙面全異繡非常少,物以稀而貴,這也使得雙面全異繡達到了千金難求的地步。

米朵的繡技被眾人傳的越來越神,尤其是她雖年過三十,但卻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