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如此設定?因為只有主公型的英雄,才能完整涵蓋聚才、起兵和發展等“打天下”的全部課題,而作為一個幕僚或像諸葛亮那樣半道入夥的人,不可能涉及全部課題。自然,我們最後必將討論歸結到英雄們的品質,這其實是他們進行比拼的內力和優勝劣敗的最後依據。
公孫瓚、袁紹、呂布等人不能不說也是英雄,但他們是失敗的英雄。這也不怪他們,這是因為三國曆史過於殘酷,將鬥爭推到了極致。公孫瓚拿下了不少地方,袁紹卻要跟他爭;袁紹平定了黃河以北,但前進的道路上卻攔著曹操;曹操好不容易平定了北方,卻在長江邊上翻了船。假如在別的時代,也許公孫瓚或袁紹就成事了,而曹操也許就會統一天下了,但在三國時代,強中還有強中手,即使英雄也要見個真章,也要分出三六九等,公孫瓚、袁紹只好早早出局,曹操也只能壯志未酬身先死。
在眾多三國英雄中,最後從人堆裡滾出來的英雄中的英雄是曹操、劉備與孫權。但孫權其實是曹劉子侄輩的,開創他們家基業的不是他,而是孫堅。換句話講,孫權的父親才是曹、劉的同輩人或同一等級的人物。因此,南宋大詩人辛棄疾說的好:“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在曹操眼裡就是娃娃。曹操與劉備同是英雄,是同一等級的英雄,但不是同一個型別。在這裡,我們先放過曹操,單說劉備,看看他這類英雄到底是什麼材料以及是怎樣煉成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