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繚,男,魏國大梁人,寫過一本書叫《尉繚子》。史籍中關於尉繚見秦王之前的介紹就這麼可憐的一點,其餘的都是猜測。有人說他年輕時候曾經和魏惠王有過交往。此說甚不足取,魏惠王的年代與秦王嬴政的年代差80多年,如果尉繚能橫跨這兩個年代,那他至少已經100多歲,在這樣的年齡還有精力西入遊說秦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現在的人們即便生活水平高了,醫療條件好了,能吃上腦白金了,也沒有誰能在100多歲的年齡還能夠坐車或騎馬從開封到咸陽,更何況隨後還要指揮一部龐大的戰爭機器。更不足信的說法是:尉繚是鬼谷子的高足。後世的人們好像有種習慣,只要是出身不祥的奇才,便是出自鬼谷子的門下。看來這鬼谷子也夠累的,幾百年間裡時不時地就就得給人世間培養出一些高徒。我們不妨採取古龍經常在小說中的處理方法,在做大事之前尉繚只是一個小人物,不是出自名門,也沒有奇異的歷險。我們所能夠推測出尉繚只是一名純粹的軍事理論家,就像後世德國的克勞塞維茨一樣。這是由於:其一,尉繚應該沒有指揮過大型戰役,因為中國古代的史官寧肯放過一種偉大的思想,也不肯放棄一場偉大的戰役。其二、尉繚有一本講述軍事思想的《尉繚子》傳於後世。
同樣是兵書《尉繚子》不同於《孫子兵法》,前者主要講述抽象的原則,偏向於理論和軍隊建設;後者講述具體的操作,偏向於實踐和臨陣應敵。中國人重視實際,因此《孫子兵法》更為流行,但竊以為《尉繚子》更有可取之處。《尉繚子》打造出來的是殘酷高效的羅馬軍團,誰做統帥都無所謂,只要按照原則辦事就能打勝仗,無論是加圖,凱撒還是龐培。而《孫子兵法》鑄就的是詭計多端的將軍,軍隊的戰鬥力非常受將領素質的影響。後世學者雖然曾經一度懷疑《尉繚子》的真實性,其中不乏名師大儒,但是近年來考古學家從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尉繚子》的戰國竹簡,一切懷疑便不攻自破,所以其人也不假,其書也真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