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也可以看出,秦昭王並不知道自己手下第一流的文臣與第一流的武將在暗地裡鬧彆扭。范雎本來就與白起不睦,責備道:“相當初,楚國地方五千裡,執戟之士過百萬。將軍提數萬之眾南下攻楚,拔其國都,焚其祖廟,楚人震恐,遠遠躲在東面,不敢向西。後來,韓、魏聯合興兵攻秦,將軍率領一支人數不足對方一半的軍隊與之在伊闕大戰,結果連破兩國軍隊,直殺得人頭滾滾,屍積如山,流血飄櫓,斬首多達二十四萬。韓魏兩國至今仍俯首稱臣。這些都是將軍的功勞,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現在趙國士兵十分之七八死在長平,國家虛弱,因此咱們大王調集了數倍於敵軍人數的軍隊大舉進攻邯鄲,如果將軍做統帥,邯鄲必入秦國。將軍以寡敵眾,尚能無往而不利,更何況現在佔有優勢。”
白起道:“不要忘了軍事永遠是政治的延伸。相當初楚王依仗家大業大,並不關心政權建設,眾大臣又拉幫結派,互相妒忌,競相以各種卑劣的手段排擠他人,取悅國君,導致良臣被驅,百姓離心,城池得不到有效的修繕,軍用物資儲備不足。所以我才能夠率軍深入。大量佔據城池,破壞水路交通,以防止人民四散奔逃,又從田野中奪取軍糧,以滿足軍隊的需要。當時秦軍士兵,以軍營為家,以軍官為父母,上下齊心,互相信任,眾志成城,信心十足,即便戰死前線也不後退半步。而楚國人雖然本土作戰,卻人人戀家,不思進取,毫無鬥志,所以秦軍才能大獲全勝。伊闕之戰時,韓、魏相互推脫,都不想頂在前面。在他們逡巡畏進的時候,我佈設疑兵穩住韓軍,然後集中兵力,以迅雷之勢攻向魏軍。魏軍潰敗之後,韓軍無力抵擋,秦軍承勝追擊,才建立大功。我只是對地形與敵軍的心理把握地比較到位,談不上什麼如有神助。不久前,秦軍在長平打破趙軍,當時由於擔心國力透支而沒有斬草除根,使得趙國有時間恢復生產,招兵買馬,修守戰之具。現在的趙國上下一心,精誠團結。連平原君這些封君都讓妻妾們到軍中服務,能當護士的當護士,會做裁縫的做裁縫。趙王現在做的就像數百年前勾踐在會稽做的一樣。如果秦軍去攻,趙國必然會堅清壁野,堅守城池不肯出戰。如果圍攻邯鄲,一定無法攻克;如果攻打其他城池,也不一定能夠拿下,即便拿下,也得不到給養。秦軍長期鈍兵於城下,徒勞而無所獲,其他國家便會派軍救趙。內外夾攻之下,秦軍形勢並不樂觀。縱觀全域性,我看不出秦軍獲勝的希望,又加之自己身體不適,實在無法為國出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