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彌看起來沒精打采的,或者用頹廢形容更合適,他正開啟冰箱門拿水,聞言回過頭看了席音一眼,蔫聲說:“我一直在家。”
他在家怎麼不開燈啊?
席音一頭霧水地走進廚房,方彌從裡面出來,兩個人交錯而過時,方彌別說動手動腳了,甚至沒有抬頭看他一眼。
這可真是稀了奇了,席音一邊洗菜,一邊忍不住去看他。
落下一句話後,方彌就一言不發地回房了,安靜的根本不像本人。
本來席音以為方彌只是今天心情不好才這個狀態,後來才發現,這不過只是開始而已。
小浪精就像是突然打蔫了一樣,整整宅在家裡一個多星期,期間席音跟他提起自己決定和鴨梨傳媒簽約的事,方彌也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
而這段時間席音卻是非常忙,除了解決了簽約的事外,他都在應對戚之凌這個大麻煩。
用戚之凌的話說,當初席音餵了他一個多月,平均下來也要一百頓飯,他不喜歡欠別人的,所以要一頓一頓還給席音。
席音聽了這話,只恨當年怎麼不直接餓死他!
有幾次戚之凌打來電話時,席音都能感覺到不遠處的方彌在豎起耳朵聽,但每當他出門時,方彌卻不會撒潑耍賴地阻止他,只會輕聲問一句‘晚上回來嗎?’
席音也曾想過,方彌的變化是不是跟戚之凌有關,上次他在陽臺上看見戚之凌之後狀態就不太對勁,晚上還跑出去喝酒差點出事。
所以他試過和方彌提起戚之凌,但每當話題剛開始,方彌的臉色便已陰沉的可怕了,搞得席音根本說不下去。
最可怕的是,戚之凌有次竟然問起了方彌,語氣非常耐人尋味,席音不斷追問他怎麼知道方彌的,戚之凌卻一字都不肯提。
明天方彌就要進組了,這次的劇組不在A市,而是在相鄰的H市,席音曾偷偷瞄過方彌的劇本,知道他這次要扮演的是位偵探的助手,雖然毛手毛腳的,但每次都有偵探在後面為其收拾爛攤子。
而扮演大偵探的是田瀟唯,這位演員身份可不得了。
田瀟唯是今年的新晉影帝,也是娛樂圈近年來最年輕的一位影帝,他今年不過才二十五歲,邁入娛樂圈也堪堪才三年,是位名副其實的天賦型選手。
這部名為《罪有可證》的小成本電影是田瀟唯的大學同學的處女座,以他現在的卡位來拍攝這部電影可以說完全是出於情分,但世事難料,在方彌的主角光環外加田瀟唯的影帝加持下,這部電影不但火了,還一躍成為了本年度的票房黑馬。
在原書中,這部電影是方彌成名之路上很重要的一塊踏板,在電影上映後,網路上會崛起一股名為‘田蜜’的神秘勢力,方彌會一舉成名,其中絕對少不了這些cp粉的努力。
雖然以後方彌會逐漸成為cp感極強的百搭王,不斷被各個明星的粉絲拉郎配,但‘田蜜’勢力卻是一直霸佔了娛樂圈cp榜,在兩位正主時不時的營業下經久不衰。
田瀟唯雖然也是候選攻之一,但他屬於表面上溫和謙遜,離開鏡頭就變成龜毛不講理的事兒精,和方彌的相處方式一直屬於歡喜冤家的型別,簡單來說,他們性格基本互斥,所以迸不出太大的火花。
不知道是真的轉了性還是什麼,這次方彌的行李都是自己收拾的。
臨出發前,在大門口,方彌忽然回過頭,強扯起嘴角笑問:“音音,談戀愛有趣嗎?”
席音當即怔住了,等他反應過來時,方彌已經走了。
這話什麼意思?
方彌以為他在和戚之凌談戀愛?怎麼可能?!
他根本就來不及解釋,追出去兩步後,席音突然停了下來。
...他為什麼要和方彌解釋?
這一個月,若說他沒看出方彌抑鬱的原因,那絕對是假話,但他不是一直默認了這種狀態嗎,要是想解釋,他早就解釋了。
現在方彌誤會了,說不定會因此死心,他也不用再困擾怎麼拒絕對方,而是默默回到朋友的關係,應該正合他的心意啊。
畢竟等到方彌在娛樂圈大紅大紫後,就算秦修明不是良配,屆時也會有無數人喜歡他,為他瘋狂,到時候,他這個小竹馬一定會被方彌拋在腦後。
方彌不是安分守己的性格,他如果是個專一的人,也不會衍生出原書中的故事了。
想到這,席音轉身折返,他微低著頭,本來白皙的面板好像更加蒼白了一點。
雖然反反覆覆地對自己說他和方彌根本不合適,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從小一直在一起的緣故,他還是覺得胸口發悶。
與之前不同,方彌這次離開後遇到的人事物都跟他沒有一點關係,他們會逐漸形成各自的圈子,如果兩個人有意疏遠,那就是成為陌生人的開始。
席音自顧自地喪氣了一會,連戚之凌打來的電話都直接結束通話了,他現在看到這個名字就有點心煩,只想要趕緊甩開這位大爺迴歸自己正常的生活。
幾天之後,席音被李青叫去公司談話,李青給了他兩條發展道路。
一是先嚴格訓練兩個月,兩個月後,國內最大的影片平臺將舉辦一場練習生選拔出道的選秀節目,如果他參加了,就算最後沒有出道,過程也會吸粉無數,為將來打下粉絲基礎,如果出道了,更會成為萬眾矚目的一員,前途無量。
其二就是在音樂廣告之後,他直接由鴨梨傳媒宣發出道,但也需要嚴格訓練一段時間,未來主要先是透過公司前輩的活動來曝光,出幾張個人專輯,再加上鴨梨傳媒手裡有幾個不錯的真人秀名額,可能也會分給他一兩個。
這兩個選擇的差別在於參加選秀節目的話,相當於未來兩年同時受到兩家公司的管束,在音樂的道路上自由度很小,基本只能跟著組合活動,不過這條路會順利為他聚集人氣,如果運氣好,一舉成名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種則約束小一點,他會有更多機會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鴨梨傳媒對藝人的硬性要求不多,如果藝人本身有天賦,公司絕對不會限制他們的發展。
平心而論,雖然李青話裡話外在暗示他選擇前者,但席音是更傾向於後者的。
比起名氣和金錢,自由對於他來說更重要些,他雖然喜歡唱歌,但不喜歡那種無時無刻都在聚光燈下的感覺,也不喜歡過那種每分每秒都被計劃好的生活。
李青讓他再考慮一下,還提出了第三種方案,那就是先參加選秀節目,平時可以少要點鏡頭,在比賽過程中就被淘汰,最後不但積累了部分粉絲,還免得在節目中出道。
雖然此舉聽起來對於粉絲們有些不人道,但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這種小手段根本不值一提。
席音全程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