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躒為人沉默寡言,但並非沒有主見,在他執政的九年時間裡,他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就是幫助趙簡子趙鞅扛住了範氏和中行氏的進攻。趙鞅對荀躒的拔刀相助感激涕零,在趙鞅於公元前493年執政之後,對知氏多加照顧,荀躒的兒子荀甲也在趙鞅的內閣中擔任卿士,繼續保持知氏在晉國政壇的高層地位。
公元前475年,趙鞅死後,晉國執政的位子落在了荀甲之子知瑤(應該稱為荀瑤,為行文方便,以下皆稱知瑤)手上,這應該和知氏與趙鞅保持密切的政治關係有關。
除了晉國執政大卿需要換人之外,知氏家族內部也面臨著父死子繼的問題,荀甲做為知氏宗主,有資格選擇一個兒子做知氏的少東家。荀甲有兩個兒子:嫡長子知瑤,庶次子知宵。按宗族禮法制度,荀甲沒有任何意外的準備立知瑤為宗主,但卻遭到了與荀甲同族的大夫知果的強烈反對。
知果勸荀甲放棄知瑤為嗣,改立為人貪殘的次子知宵,荀甲對此非常不解,知宵是典型的花花大少,而且長得就不像個好人,立他為嗣,豈不是要滅知氏百年宗族?
知果駁斥荀甲的觀點:“知宵貪殘,但不過是個尋花問柳的惡少,而知瑤為人美鬚髯,性賢明,又擅弓馬、辯言辭,遇事明斷,幾乎是全才。但知瑤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面善心黑,一旦別人觸及他的底線,他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